生活技能大比拼,生活自理我能行 “我能行!我会做很多家务活。” 记常州市智残人生活技能比赛活动现场 我市智残人及亲友协会、精残人及亲友协会在工作调研中发现:近年来,一般智残人家庭忽略对智残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生活琐事大包大揽,使智残人养成生活上依赖,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智残人由于智力障碍,在学习训练生活技能时非常困难,需要家庭长期坚持对其科学训练,训练的过程枯燥、复杂、艰难、繁琐,有些智残人亲友失去耐心和恒心,凡事给予包揽,处处伺候到底。同时,他们又有思想顾虑:长期以往,今后一旦离开家人的照料,这些智残人今后如何生活?处在缺乏长期坚持培养和担忧的矛盾中。为此,市智残、精残协会决定通过生活技能比赛这个活动载体,激发智残人学习掌握生活技能的兴趣,提高智残人家庭注重培养智残人学会生活技能的意识。 下午一点,比赛正式开始了。来自天宁区、新北区、钟楼区、戚墅堰区的四十名智残人选手代表和他们的拉拉队、亲友团齐聚在常州市光华学校健身房,分别进行了“穿衣服叠衣服”、“系鞋带”、“剥鹌鹑蛋”、“筷子夹花生米”等四项生活技能比赛。这些对于健全人轻而易举的平常技能,让这些智残人学会掌握绝非易事。接到比赛通知后,各区残联进行筛选,安排赛前突击训练,考察技能水平,欲在比赛中出好成绩。智残人和家属亲友也是积极响应,在家每天反复练习,智残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训练热情,家属亲友在身边陪着,不厌其烦反复指导,家庭康复训练热潮又一次被激发。天宁区有些智残人因为名额限制不能代表本区参加比赛,心里不爽,还在家里闹情绪,为此,要求区智残人亲友协会组织开展全区比赛。钟楼益智园等一些机构,由于另外有接待任务不能参加本次活动,感到非常遗憾,表示今后也要参与这种生活技能比赛。 在现场,比赛选手个个铆足了劲,使出浑身解数,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都那么认真专注。有些选手是稚嫩孩童,有些选手已是年逾半百,各个年龄层次同台竞技,各不相让。穿衣服叠衣服的选手解纽扣,穿衣服后再扣纽扣,虽然迟疑但透着认真,叠衣服时对袖口、整领子,铺好抹平,有模有样;系鞋带,交叉穿孔,测量鞋带长短,系好打成蝴蝶结,似一只白色蝴蝶静卧鞋口;剥鹌鹑蛋,有的选手双手齐动,敲破蛋壳后再在桌子上用手压着滚动一下,让蛋壳和蛋白之间松动脱开,转眼间嫩白色鹌鹑蛋落落盘子;夹花生仁,筷子在两只容器之间来回移动,一粒粒光滑的花生仁被夹住放下。取得好成绩的智残人兴奋得直嚷嚷:“我能行!我还会做许多家务活。”从有些选手的熟练程度,看得出他们平时自立程度很强,赛前下了苦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他们的认真和执着,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呐喊助威声。 在两个小时的比赛过程中,智残人朋友以他们的自信、 自强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我尝试,我坚持,我努力,我能行!在场观摩的其他智残人和亲友也有很多感慨:他们感觉协会组织这样的活动,非常切合智残人的特点,非常有利于智残人在训练、比赛中提高生活技能,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学会自立,减少对家庭的依赖,让更多的智残人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们觉得现在确实疏忽了对智残人的培训教育,以后要逐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智残人以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下点功夫了。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每个家庭、每个智残人通过不懈努力,会创造出奇迹的。独立面对生活,是每个人人生的课程。今天努力,明天我们的智残人就会享受生活,而不是成为生活的累赘。 这次活动,是对我市智残人培智、教育、康复工作的一次检阅;是对全市各辖市、区智残人家庭平时家庭培智、育智、生活技能培养成果的检验;是对智残人群体自立、自强的激励。市智残人及亲友协会、精残人及亲友协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重新唤起社会、智残人家庭对智残人培训、锻炼生活技能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且在今后的协会工作中,探寻适合本类残疾人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载体,围绕市残联中心工作,创出协会工作的特色。(智残协会:华青) |
提交时间:2009年11月06日 浏览数:3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