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其实是打造一个村庄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hjnkt

教育,其实是打造一个村庄

谈永康

 

说到底,教育是给孩子打造一个村庄。

  村庄里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对孩子来说,学习固然有飞流直下的惊喜,有九曲回肠的绵长,但多数时候,是像水一样平淡无味。可是,这样的教育会自然得多:该上学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就放学,孩子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样的生活也因此会有意思得多: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歌唱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低端与实在。

  村庄里的生活甚至是“松松垮垮”的。“松松垮垮”自然不是稀稀拉拉,更不是无组织纪律,而是要相信孩子,要敢于“松”下来,让孩子首先有身体的“自由”,有时间“解放”自己的手、脚、嘴、眼等,然后赋予孩子精神的“自由”,让他们有空间去实践,去大胆地做自己,就像钱理群教授在南师大附中就读时那样:“附中最令人怀想的,就是自由。首先是有许多闲暇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地做自己愿做的事,读自己想读的书……翻累了,放下书来,就自己想,风筝断了线似的,思想自由地驰骋……”

  是的,村庄里的每个人都要重视识字、读书、计算、作文,但不要让它们无限地膨胀;要重视作业、练习、考试,但不要让它们肆虐于学校;要重视授受活动,但要让自主的阳光照进来,让合作的声音、探究的手脑闯进来;要走在永远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但要让思想无论笨拙还是聪颖、步子无论笃实还是歪斜,都永远有存在的理由与生长的空间……

  在这样的村庄里,每个孩子每一天都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就会对学习显得饥饿,就会对幸福显得迫不及待。

  只是,村庄里的每个老师,都得让教学成为一种研究——让每一块土地,都有孩子“学步”的痕迹;让每个十字路口,都有他们面红耳赤的精神的对话;让每一片芳草地,都绽放孩子思维的花朵;让每一个舞台,都有孩子手脚活跃的快乐、口耳解放的声音。

  让我们慢慢地打造这样的一个村庄吧!也许你是一棵身不由己的植物,但是你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你的种子,就让我们慢慢做,从早晨一直做到晚上,等待美好生活的来临。

(选自201111月《杂文报》)

 

提交时间:2012年10月21日  浏览数:506
我要回复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