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国反思2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9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hjnkt
 

分层教学

葛小国    2012.2

1   课内分层教学

    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而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事实上,在课堂并非每一位学生都是主体,如数学课上部分学困生就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课后又成了补课的主体。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做了一些尝试,把这些学生的补救性教育变为主动性的出击。这种“主动性的出击”主要体现在课内。 我为几位学困生请了“小老师”即班中学习好的学生,搭配接对子安排座位。课堂上,学困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习惯较差。这时小老师会及时提醒、纠正。学困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接受能力慢,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在数学课新授环节结束后的第二次反馈练习时,“小老师”马上指导身旁的学困生做练习,及时指出错误。这对学困生来说是场及时雨,使他们对当天的新知识能基本吸收、理解。而“小老师”虽没做第二次反馈练习,但在帮助别人时,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也得到了升华。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根据不同的类型课,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有的课采用学习小组讨论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有的课开展数学游戏、数学竞赛,让每个学生都激动起来,寓教于乐;有的课则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2   课外弹性作业

习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需

要,设计不同的弹性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高或开放性习题,对学困生设计一些基础题。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对于作用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

 

提交时间:2012年02月29日  浏览数:39
我要回复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