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活技能教育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5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hjnkt

                        实施生活技能教育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发布时间:2008-10-7  所属栏目:在研课题

                        实施生活技能教育,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课题论证材料

    一、课题研究的立意 

    1、凡是学生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随班就读的深入,轻度智残儿童都以“随班就读”的形式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为此,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成了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且有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情绪障碍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进入培智学校就读。

    教育对象的变化,导致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的变化。培智学校教育必须由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向学习生活技能与康复转变,以适应学生今后生存发展的需要,为他们回归主流,融入社会奠定基础。那末,怎样才能让这些智残学生融入社会,回归主流呢?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培智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应该肩负的新使命。为此,在充分调查、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实施生活技能教育,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课题,开展实施生活教育的研究。

    2、凡是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课堂。

    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只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不能脱离智障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结合在一起,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选取题材,要重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尽量把知识融汇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要树立大课程观,把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段时间都利用起来,实现教育时空的开放,身边处处是课堂。我们的教育教学除在教室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到功能室、操场、宿舍、工厂、村居、超市、公园、田间等场所组织教育活动,凡是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课堂。此外,还要沟通学生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并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列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3、凡是生活的内容,就是我们教育的内容。

    智力残疾儿童在自理、运动、语言、认知、社会适应等能力方面发展滞后,造成他们生活能力低下,以往的课程往往偏重教授他们更多的知识性内容,如学生认识了洗衣粉,但就是不知道洗衣粉怎样使用。使得他们成年后步入社会的情况不尽人意,因为他们在离开学校时并没有学到基本的生活与劳动技能。特别是学校以招收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为主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因此,以生存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才是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要把知识生活化,实现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凡是学生生活中需要的内容,就应作为我们的教育内容。

    二、课题研究拟运用的方法

    教育调查法、教育观察法、比较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为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研究的具体内容:

    1、培养照顾个人生活需求的能力。

    2、培养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

    3、培养适当的社会行为,发展其稳定性和趋向性。

    4、学会一技之长,形成生存能力,立足社会。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符合中年级智障学生实际的生活实践课教学计划。

    2、选择合适易学的内容,体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

    3、打破班级界限,体现学生能力个性特点,分层分类训练。

    4、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以实用为中心。

    5、教学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避免和生活实际的脱节。

    (三)、时间安排

    1、实验准备阶段(2008.42008.5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生活适应教学计划)

    ②实验组织准备及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分类

    ③筹备生活室

    ④社会劳动,工艺劳动的选择与安排

    2、实验阶段(2008.6-2009.6

    3、实验总结阶段(2009.7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我们旨在通过生活技能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掘智残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其身心健康主动地发展,最大限度地补偿缺陷,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生活、适应生活,为将来融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另外,通过生活技能教育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培养教科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并通过生活技能教育的研究,逐步形成我校生活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特色,探究培智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造福残疾儿童,满足家庭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提高办学品位。

    五、研究此课题的优势

    由于弱智儿童是一个有着特殊困难的群体,由于各种缺陷的存在,使他们与常人和社会的交往面临着更大更多的困难,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观察儿童的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儿童的学习困难,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儿童创造成功的学习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去参与和适应这个社会;从而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样,生活化教学,这个崭新的课题才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体现 “以做为中心,以学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从而达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新型教育模式,帮助弱智儿童完成个人适应、职业适应、社会适应的根本改变,最终实现为特殊儿童生活而进行教育的目的。

 

 

                                   丹东市春英学校

                                         

                                     2008.4.13

 

提交时间:2009年10月15日  浏览数:691
我要回复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