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hjnkt
 

师德的最好诠释

——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

常州市光华学校   周铭

近来,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提高师德,什么是师德呢?我认为,师德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爱。

常州的光华学校,生活着近200名智障孩子。不少人习惯于把这些孩子称为呆子、傻子。很多人对这种职业很不理解,认为,为一群傻子奉献,实在不值得。的确,在特教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没有显赫的声名和地位,也没有“桃李满天下”的价值感……。有的只是无奈,那是第一次看到学生因癫痫发作而倒在地上时的无能为力的感觉;有的只是烦琐,那是一次次为大便失禁的孩子擦洗时的手足无措与辛劳;有的只是辛酸,那是付出感情,得不到回报的苦涩,毕业后的邂逅,他们对你已行同陌路……但,特教教师们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拳拳的爱心,用博大的胸怀,崇高的责任感,把爱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些特殊的学生,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去宽容、去尊重、去关心每一个智障孩子。他们时刻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你看,一年级的小朋友,刚来学校时,不会剥花生,不会扣钮扣,不会穿衣服,经过老师长期的指导训练,在老师师爱的循循善诱之下,她终于学会了剥花生。

爱,能够让最不听话的孩子懂事,教师的爱,就是师德的基础,只有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体会师德的力量。

 

师德的第二层含义是:奉献。

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将青春、热情都奉献给了特殊的学校,特殊的学生。“除了奉献,还是奉献”,这是我们校长常常告诫我们的话。“奉献”二字,听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然而,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正用“爱心”在谱写着一首“特教奉献之歌”。学生交不起伙食费了,老师垫上;学生衣服破旧了,老师买来新的,给他们穿上;学生的指甲长了,老师来剪;学生的小脸脏了,老师来洗;学生的书本破了,老师来补……是的,我们是特教老师,是的,我们是特殊学生的生活保姆。我们不难过,我们更不后悔。你听,学生们也会用五音不全的歌声来为我们歌唱“老师辛苦了”;你看,学生们也会用简陋的画笔画出他们心中最美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能真正走上社会,能真正自食其力,从低年级开始,老师们就要从各方面培养智障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老师开始先给每个学生制定的生活适应个别化教育目标,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训练,不断摸索、调整着学生的训练计划,从小处着手,从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着手,低年级学生从训练穿衣、穿袜开始,中年级学生从训练刷牙、洗脸开始,高年级从训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开始,老师们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多循环,从个人卫生、着装、进餐、排泄等基本能力练起。智障孩子们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特教的老师们不但将自己的青春、热情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我们特殊的学生。什么是师德,这种奉献精神是就师德。

 

师德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无私。

爱和奉献我们都可以毫不犹豫地付出,因为爱和奉献能够得到回报。特教的先行者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指明了一条特教之路,拨亮了我心里的灯,让我更加理解特教老师的内涵,如果没有红烛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精神。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怎么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怎会如此“和谐”?我相信,在座的每位教师都是有血有肉知疼懂爱的人,渴望幸福的现代文明。为教育的振兴,舍去利益,守住清贫,追求自己矢志不渝的憧憬。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最痛苦的工作就是没有成果的工作了。如何端正心态,理解学生,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改我心,依然保持爱心和奉献之心,只有真正做到了无私,才能够明白这点,所以我说,师德的最高层次就是无私。

 

真正的师德就是:智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活自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了自己穿衣、自己穿鞋、自己刷牙、自己洗手、自己扣钮扣……

 

 

提交时间:2011年03月24日  浏览数:373
我要回复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