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获全国第四届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三等奖) 让智障生的语文学习插上生活的翅膀 常州市光华学校 潘雅萍 (邮编:213001) [摘 要] 智障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化是当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生活中应孕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如何让智障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化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 智障学生; 语文教学;生活 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实践操作,在生活中感知知识,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直观性,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在学中用,用中学,体现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当前,我们培智教育采用的教材以学科教育为主,在内容上侧重文化知识,忽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近几年来,我们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招收对象已从过去的轻、中度逐步转向中、重度智障儿童。显然,原来的课程,以及在这种课程下的教学已经远离智障生的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实际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针对现行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让培智语文教学立足儿童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 在一切为智障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要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从智障学生的生存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智障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可接受性出发,培智语文教学要以智障学生适应个人生活、适应家庭生活、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为目标。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低、中年级选用了上海版适合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使用的生活化教材(高年级使用北京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1.观察生活 在北京版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差距较远,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学起来乏味无趣。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通过留心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露水》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仔细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2.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群鸟学艺》、《狐假虎威》、《孔融让梨》等课文时,可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还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潜在意义的感悟。 3.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生活中应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 2.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一名学生在校园里拾到一张公交IC卡主动交给老师;一名学生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雨天中午用餐后,一名高年级学生撑把大伞不厌其烦来来回回多少趟把低年级学生从餐厅护送到教学楼;高年级的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厕所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3.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例如:学校组织的一些参观、扫墓、游园活动以及举办的“校奥运会”“光华小能人评比”等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者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智障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进行,带着弱智生走进生活去学习语文知识,往往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环境利用法 3.生活游戏活动法 |
提交时间:2011年06月19日 浏览数:58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