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基础性材料+
    信息技术让智障孩子变了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2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hong76

                                              常州市光华学校  周铭

    [摘要]:课程整合的阶段,是当今教育的必经之路,它为智障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智障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智障学生的潜能在课程整合下获得了新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智障学生的能力。使智障学生变得爱说、爱思考、爱想象了。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思考   想象   变化    生动

    特殊教育的语文课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信息技术这个词语让越来越多的特殊教师关注,它与课程的整合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了,它与课程的整合让每个学生对学习知识有了一定的兴趣,它与课程的整合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特殊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为语文课程的整合起到了良好的中介作用,恰当的运用让语文课美丽了、生动了,恰当的运用让我们的智障孩子有了变化。

    智障孩子在语言上、认知上、思维上都比普通的孩子差,感知范围狭窄,感性经验极少,以形象思维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这群孩子觉得上语文课枯燥、乏味。他们提不起兴趣,课上不爱举手发言,不爱老师发问,也不爱思考,常常是今天学过明天就忘记了。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语文课堂上来,将文字、声音、图画、动作等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把抽象地内容形象化,把生活资料丰富了。这样一来,语文课生动了,也具吸引力了。同学们的兴趣提高了,知识丰富了,视野也开阔了,总之,信息技术让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变了!

    一、     学生变得爱说

    智障学生智力低下,语言发育不全,惰性强,平时不爱动脑,大多不爱说话。语文课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传统的语文课,没有课件的运用,只有文字,那种单调让学生感到枯燥,难于接受,课堂上常常鸦雀无声。如果用上了多媒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完全两样了。例如:我在上《刻舟求剑》一课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船到岸上后没有捞到剑?开始我没有用电脑,只是让学生多读课文后来回答问题,结果,只有几个A组(轻度智障生)的同学会说一点点,别的同学没有兴趣,我用电脑FLASH演示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动态的画面,美丽的景象立刻把同学们吸引住了,学生们的话题渐渐就多起来了,B组(中、重度智障生)的同学也会跟着七嘴八舌地说了。他们有的说:船在走,剑没有走,所以捞不到。有的说:他应该在剑掉下去及时捞上来,现在船已经走远了,捞不到了。还有的说:船在行驶,剑是不会走的,因为剑是死的物体,所以没有捞到剑。又如:我在上《海上日出》一课时,我要让同学们理解“范围”一词,在上新课前,我已经让同学们事先预习了课文,查了字典,同学们也把字典上“一定的界限”这个意思读给我听,但我很快发现,有很多同学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让他们举例说清自己的理解时,有的同学一知半解,有的同学不爱说。我利用电脑来演示课文中的一段“天空本来一片浅蓝,出现了红霞,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同学们这才真正弄懂词语的意思。也爱说起来。有的说,在打扫卫生时,老师会给我们每一个人分工,我被分配到图书室,我打扫的范围就在图书室;有的说,下课后,班主任老师只让我们在三楼玩,这就是老师给我们规定的下课活动的范围……你瞧,孩子们说的多好,他们变得会说了吧!

    二、     学生变得爱思考

    苍白的文字,单调的静态图画,一堂乏味的语文课根本无法让智障儿童进入课堂中,只有动态的的事物才能引起同学的兴趣,要让他们进入课堂中,要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才能改变学生。“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愈浓,观察就愈仔细,感受也愈强烈。运用电脑课件可以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使他们与课文紧紧融入一体,变得爱思考,愿意走进课文中,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蚕姑娘》一文时,我收集了许多有关课文内容的图片,把蚕宝宝四次蜕变的过程用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堂在热闹、活跃、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同学们看过课件后都会抢着问老师许多奇怪的问题。有的会问,蚕宝宝为什么要蜕变?有的会问,蚕姑娘最后变成飞蛾它还吃桑叶吗?还有的会问,蚕姑娘全是女孩子吗?为什么不叫蚕先生?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老师和同学都沉浸在蚕姑娘的世界里。又如:在教学《小猴子借扇子》一课时,我从网上搜集了精彩的动画展示了水牛、大象、小狗、狐狸们散热,解暑的方法,水牛的憨厚、大象的高大、小狗的活泼、狐狸尾巴的美丽……这些生动的图画、好听的声音让同学们兴趣盎然,看得滋滋有味,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A组的同学还会用一些课外的问题来帮助B组的同学了解其他动物散热解暑的方法,让同学们牢固的掌握了知识。

    三、     学生变得爱想象

    想象的翅膀在创设的美丽的情景下,才能飞翔。智障儿童的认知本来就比一般人差,他们是不可能在枯燥的课文中想象出美丽的事物的。只有在实际情景下学习,才可以激发这些智障学生的联想思维,创设与主题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选择既能扣住文章的主题,又能较好地体现重点和难点,同老师还应该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情景,让弱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的图片,创设同学们老师在岛上一起游玩的情景,看看风景优美的岛屿,五光十色的海水;看看威武的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美丽的珊瑚;看看有趣的海龟,千奇百怪的贝壳……由于语文教学中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被充分激发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加深、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我把天都峰的高和陡,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同学们好象置身于情境之中,乘上想象的翅膀和他们一起爬天都峰,领略了天都峰高入云端的壮观,仿佛从天上挂下来一样的陡,同学们一声声的惊叹,无不再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魅力。

    总之,课程整合让我们的智障学生有了变化,信息技术与我特小语文课的互相交互,互相整合提高了我们教学的效率,改变了我们特小传统语文课的模式,从而大大推动了特殊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为特殊学校的语文课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让智障学生能真正学会他们所能学的知识。

     

    提交时间:2011年11月02日  浏览数:329
    我要回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