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学年第二学期行事历03-02
- 2012年2月课题计划 …02-21
- “以生活实践提升智障学生社会适应…09-17
- 课题计划 2011.2 …03-01
- 课题计划 2010.9 …09-19
- 课题计划2010.2 05-15
- 刀工展示11-12
- 准备结题资料 11-12
- 学期工作总结 11-12
- 讨论修改选编的儿歌 …11-12
- 为儿歌集编写收集材料 …11-12
本学期是我们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一方面严格按照课题计划完成预定目标,一方面积极准备资料为结题做准备。我们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一边研究一边总结,行走在课题研究、课堂实践、及时反思的专业化成长道路上。 一、加强学习,认真研讨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智障的孩子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很多十来岁的孩子只有两三岁幼儿的智力水平,所以陈鹤琴先生的很多理论也是我们特殊教育的指导性经验,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陈鹤琴教育学中的精髓部分,如陈鹤琴教学法的整合课程、多元模式、四部过程、原则体系、操作方法等。对于这些知识,老师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既觉得是我们课堂的翻版是我们孩子的缩影,又对陈老先生提出的理念与解决方法感到非常赞同,同时这本书中的很多理念将我们的做法提升至一个理论的高度,让我们感受茅塞顿开。 在学习过程中,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总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老师们且听、且思、且谈、且议、且记,整个学习的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学习大家的理论系统化了,有依据了,专业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汇编结集,感受成果 本学期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完成了《火热的夏天》和《丰收的秋天》两本校本编辑。这样整套教材体系风格统一,以一年四季中的重大节日为经,以智障学生必须掌握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纬,结合苏浙江南这个地域的民风民俗编写教材。在编写中我们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运用的适宜性,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为了使教材更加符合我们的学生,更有实用性,本学期我们还大力开展校本教材的公开展示活动,大家通过听课观摩、现场评课、教研评课、自我评价等多种模式,多角度地对我们的自编教材进行审视,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大基础上完成了对教材的完善工作。 汇编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编制精美,课题组的老师对这一成果非常满意,感觉到了自己研究的喜悦。 三、同行交流,见证成长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小弟弟,由于各个城市中的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所以大家都是闭门造车得多。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样?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今年四月,我们课题组配合学校开展了“生活化的课堂研究”课堂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课题组的糜泽民、谢虹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课题组的自编教材教学,青年教师黄敏也友情执教了一节自编教材课,三节课均受到来自全市的特教老师的好评,原常州市教研员张七中、区教研员于纯均对三节课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的霍丽萍老师还把课题组中期评估的汇报课到淮安特殊教育学校做了献课,新型的内容,丰富的情境、生动的活动,给该校的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志愿同行,资源共享 特殊的孩子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在大队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请志愿者来校为孩子开展活动、做讲座。 本学期,我校的二年级和四年级与江苏省技术师范学院的哥哥姐姐们结成了友谊班,大哥哥大姐姐每周都会带着主题活动到学校来与孩子们活动,或联谊、或同学,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情境下学会了好多本领。 我们还把家长请进课堂:四年级的沈均妈妈是常州市防疫中心的职员,对传染病的防治有着专业的知识,我们请她来校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传染病防治讲座,九年级的张君岩外公是一位养花专家,我们便请他来校给同学们讲讲浅显的养花知识。 到此为止,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告一个段落了。下个学期,我们将着手进行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争取高质量地结题,为课题研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提交时间:2012年11月12日 浏览数:39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