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基础性材料+
    “以生活实践提升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课题计划 2010.9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hong76

    常州市光华学校       谢虹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通过学习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并完成了一份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我们对于学生的需求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也对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本学期我们将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工作重点主要落实到编制课程纲要和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主要工作如下:

    一、       努力学习理论,增加理论积淀

    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最缺的就是理论知识,而进行课题研究则需要理论知识做积淀。因此为了把课题工作做得更科学更有效。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还将进一步学习教育、科学著作,从中汲取养料,丰厚自己的理论积淀。

    上个学期我们主要是做一些课题的准备工作,围绕这些工作我们学习了调查研究的有关方法和实施要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本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是进行课程的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所以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这方面的理论:建构主义的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生活教育理论;同时我们还将借鉴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探索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       撰写课程纲要,构建课程框架

    根据上学期的调查,我们发现智障学生最觉得困难的是出行和购物,这两个方面也家长最期望学生学会的,这两个方面将是我们课程涉及到的重要方面。其次,我们也了解到低年级学生迫切需要生活自理方面能力的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则需要沟通交流、出行、购物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将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和学生最需要的作为教学内容,以此搭建课题研究课程的框架结构,开始通过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

    三、       构建课堂情境,进行教学实践

    课堂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将扎根在这块土地上通过情境构建、教师诱导、反复操练、不断反馈,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的知识,如节日文化、出行须知,购物常识、求助措施等。这是我们的设想,如何实现设想是我们研究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着重探索情境构建的有效手段,寻找情境构建的有利途径,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求证课程构建的适切性,看看这些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学习兴趣怎么样,以及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如何。

    本学期我们课题研究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方面也很杂。但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将团结一心,尽自己的能力把课题做好做实。

    提交时间:2010年10月08日  浏览数:429
    我要回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