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8.1
本学期初,我们教研组确定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在康复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学生需求出发,在领会康复课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具、学具,最大限度补偿学生缺陷、开发学生潜能。在康复训练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与交流中提高认知水平、掌握生活技能、获得语言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知识学习,建立高效创新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康复课程标准解读与课程实施》,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培智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培智学校康复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忙、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每词教研活动时,老师们会进行读书交流,就自己的领域进行璟云平台使用情况反馈,其他老师会及时给出建议,平台客服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开学初发放《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理论、计划、实施》、《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示例》等书籍,鼓励中青年教师认真阅读并在教研活动时交流。个别化教育专题培训研讨活动期间,康复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连教授的《随班就读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讲座,理论结合案例,为全体康复教师带来如何给予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支持、如何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等实用知识。
4.加强教师网络平台培训,切实转变康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康复效果。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已经启用了“璟云平台”,为低年段学生开启现代康复之路。学期初,低年段三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兼康复教师对整班学生进行了障碍评估,随后在整班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本学期有8位教师担任个别化训练,她们有的通过蒙氏活动开启学生智慧,有的运用沙盘走进学生内心,有的通过现代康复设备提高学生语音清晰度……同时,运用璟云平台的评估助手,为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实验班教师尝试为学生实时发放智能方案,让学生在家也能用iPad完成康复训练课程。虽然平台的使用还在起步阶段,但家长参与的热情极高,期待后期成效,希望更多学生能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
二、加强常规管理,深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各个环节都贴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期初,康复教师们就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评估,随后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发方案,在后期康复训练中遵循动态评估的原则,随时根据学生现状调整训练方案。
2.一学期来,康复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并能及时写好个人补充和教后反思。
3.本学期在教研室和教导处组织安排下,坚持双周星期四下午教研制度,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教师用心参与各项教研活动、知识讲座。笔记完整,反思真切,并将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去。
加强课题运作,扎实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本学期将,我们迎了来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智障学生补偿教育研究》两大课题的中期评估。康复教研组的大部分教师都是这两大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借助课题研究的大环境,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参与备课,并将康复理念渗透进课堂。每次课堂展示活动都促进了组员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反思
1.由于平时教学任务较重,没有更多空余时刻,康复教研组听评课的机会太少,因此对听评课的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就应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推荐。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有所掌握,从而提高教师听评课的潜质。
2.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继续研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更一步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贯穿与自己的教学之中有待大家在实践中探讨。比如学生康复过程中的过程性材料就可以用康复平台来纪录,用好璟云平台现有的资源,培优辅差,提高学生康复效果,这也是实际存在需要实践和探索的问题。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教研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