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2-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玉娇

——乘风破浪,我们勇于开拓

本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全组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重点围绕“生活适应三百课”开展在综合教学中渗透生活适应。组员积极参于探索培智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各学科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音、体、美、信息教育教学奠定了一些基础。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本学期是综合教研组成立的第二个学期,本组主要由:音、体、美、信息、康复、劳技等学科组成。在这个短短的一学期中我们综合教研组紧紧围绕学校主题工作开展教研活动。具体工作如下:

一、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本学期我们以“一切了特殊孩子,为了特殊孩子的一切,在学科中渗透生活适应”的这一理念制定形式多样的教研主题。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培智学校教学常规》、2016年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新课程标准》等理论丛书,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我们综合组还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鼓励组员老师根据各学科学习各类教育刊物中的新做法、新思路。教师们把所学经验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音、体、美、信息等学科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还重视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感悟;教学中讲求小步子多循环,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作业练习采用分组分层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

二、遵守常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组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在学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开课课题和时间,认真按照“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本组教师能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教学计划。贯彻落实学科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和分层教学的设计、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

评课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本学期我组五位青年老师进行了体育、美术、信息、音乐、劳技等校本教研展示课。分别是:王强老师执教的体育课《投掷 抛物》、蒋春芳老师执教的劳技课《制作洗手液》、蒋玉娇老师执教的美术课《温暖的手套》在教学中每位老师都体现了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理念。并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议课、评课,所有成员畅所欲言,为执教老师出谋献策,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大家本着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认真点评。认真组织全体组员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每个月两篇,并及时上传学校网站,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写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老师不断成长、更新经验;还有利于教师深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为撰写教学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样活动,提升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很多活动,我们综合组的老师和全校学生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在2017年11月中旬,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烟台市教育局承办的“2017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霍莉萍老师执教的信息技术课《网上搜素资料》受到来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新型教学媒介——IPAD的参与下,普通的课堂顿时变得无比生动、兴趣盎然。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让集体授课成了“一对一个别化教学”,每一个孩子都有了练习展示的机会,电脑老师还能给予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与会老师们也感受十分新鲜和有趣。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技能操作的运用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学期继续开展常州市第十三届“光华小能人”的活动,集全体组员智慧设计活动内容,家校共同练习,学生参与度高。从班级海选到校级比赛,一步步展示学生突出的才能,“光华厨艺小能人”“光华居家小能人”等等……新颖的项目获得了在场成员的一致好评

四、多思多想,共著教研成果

我组多名成员积极参与葛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数字化学习智障学生补偿教育研究》,谢主任主持的省级课题《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课题的研究。

我组霍莉萍老师获常州市第八届教学能手称号。我组多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我组霍莉萍、蒋玉娇两位老师制作的微视频201711月江苏省第六届微课大赛评比中都获一等奖。

一学期以来,教研组的教师们团结互助真正做到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唯有以教研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相信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教学研究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常州市光华学校综合教研组

撰写人:蒋玉娇

2018-0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