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适应三百课网络课程建设”是第二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作为该项目的执行校,常州市光华学校致力于将研究成果与各学科整合,全面服务于特殊学生。买菜是生活中最日常的事,因此也是光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能掌握买菜的过程,最大程度地与小贩无障碍交流。近期,光华学校将“语文课”搬到了菜市场,在实际场景中上起来语文课。
为此,全体语文老师使出了三十六计:图文配对,认识蔬菜;医教结合,矫正发音;IPAD平台学习,了解步骤;模拟菜场,情境体验······
为了不干扰小贩的正常营业,中高年级组两两组合,中年级学生负责根据词卡找出相应的蔬菜,高年级学生负责挑选、购买。中年级组的大部分学生早已认识了所有的词卡,很快就分工合作给小摊上的蔬菜挂上了名牌。五年级的婷婷同学有语言障碍,大部分词卡也都不认识,老师和同学一遍一遍教她:这是生菜,这是菠菜······在活动结束时,婷婷已经能把“菜”这个字清楚地认读出来了。有认知障碍的小涵同学也能很快地找出指定蔬菜。高年级的学生可都是买菜小达人。“这个萝卜怎么卖?”“我要买一斤青菜。”“买了这么多,能便宜点吗?”瞧!不仅会精挑细选,还学会精打细算呢!更妙的是,还有学生指着不认识的蔬菜不停地问:“这是什么?”,甚至指着招牌问“老师,那个招牌上的是什么字?”。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就不可遏制,此起彼伏的声音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让老师们倍感欣慰。
活动结束了,中年级组意犹未尽,“老师,还有几个区没走到呢!”当听到下次可以来认识荤菜时,学生们都兴奋起来了,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争取下次能认识更多的东西。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学校把自己买的菜烧来吃了。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知识,就是本次活动最大的意义。相信以后生活语文还会出现在更多地方,超市、银行、邮局···只要能帮助学生的地方,都会有一群充满爱的教师队伍带着一群好学的“特殊”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