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常州市光华学校数学教研组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超市、挑选物品、结账付款......开展学生数学实践活动,感受不一样的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适应社会。
对于正常人来说,逛超市、购物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但智障学生来说却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步掌握这项生活技能。为了使本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任教老师提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对本班学生做好外出活动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工作;同时教授学生相应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熟悉超市购物流程,读懂商品标价并比价,挑选保质期新鲜的商品,买需要称重的食品,结账付款。
本次活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班4人一组,ABC三组学生搭配分组合作,每组20元钱,每组提前做好购物清单。走进超市,老师们先带领学生们熟悉超市的各个区域,引导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购买的物品大致在什么位置。集体教学后,让学生自由购买。在自主体验中,老师进行个别化辅导,指导学生读懂价格牌,观察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活中的购物小常识也相机融入活动中。
活动中,高年级的同学自主性更强,学生们对照着购买清单,有条不紊地在超市找寻自己需要的商品,还不停地计算价格,防止超出预算,个个都是购物小达人!准备结账付款了,各班老师耐心细致地提醒:“有序排队,耐心等待,把商品一样一样拿出来放在收银台上,拿出相应的钱给收营员阿姨。”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地培养了孩子们的秩序感。涛涛同学还用老师的手机进行“扫码付款”,紧跟信息社会的步伐。拎起自己购买的物品,同学们兴奋的脸上光彩熠熠。
数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让智障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让他们实现生活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