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新闻中心>>光华新闻>>文章内容
研读培智新课标 谱写特教新篇章----江苏省第六届智障教育发展研讨活动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常州举行
发布时间:2017-11-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杜文洁

2017114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教育文体局承办的江苏省第六届智障教育发展研讨活动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常州举办。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殷雅竹,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春玲,江苏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丁勇,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教学院院长谈秀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盛永进,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纪委办副处长、副教授宋春秋,《现代特殊教育》杂志主编顾明珠,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戚宝华,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戴晓娥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省10所项目学校及200余名特教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天宁区融合教育学校校长、园长也一并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次活动由天宁区教育文体局陶建平副局长主持。天宁区人民政府管黎芳副区长致欢迎词,常州市教育局常仁飞副局长对特教老师表示了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对特殊儿童的默默付出。常州市教育局希望光华学校能和全省特殊学校一起充分研读培智“以生活为核心”新课标,让特殊孩子既能享受时代变化给课堂带来的美好,又能促进他们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着力提升全市特殊教育质量。开幕式上,殷雅竹副处长解读了《江苏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针对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体制中的关键环节,重点强调了几个方面的工作,鼓励特教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期望大家在《江苏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指引下,江苏特殊教育发展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项目领航  美好愿景

常州市光华学校王静艳校长就“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实践研究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建设内容、教学策略方式、方法、评价手段及保障策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依托网络平台,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服务器,建构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内容,通过智障学生线上感受模拟、线下亲身经历、线上再实践的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集体学、个别学、老师、家长辅助学等方式,使智障生形成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社会、适应未来的生活,实现他们的终身发展。此项目的研究将通过协同性教研,成立项目研究联盟校,共同围绕研究目标分工实施。这样既可引进各兄弟学校的教研力量,又可以整合省内微课作品,避免了各校在生活适应课程上的重复建设。

网络课堂   精彩放送

生活适应课程是立足于学生当前以及未来生活需求,以培养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学生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强调生活的实践与操作,注重让学生在体验、操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研讨会上,光华学校谢虹老师选用了部编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个人生活中《常见的主食》,整节课谢老师充分利用智障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生活中常见的主食带入课堂,并借助孩子们熟悉的卡通人物小熊满满的餐厅带领孩子认识由大米、面粉加工成的常见食品。IPAD的运用深深地吸引住低年级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在IPAD上划一划、练一练、移一移如游戏般完成着练习,当做对了IPAD中的小熊满满就发出可爱的夸奖声,做错了,满满的鼓励声会让孩子们再试一次。临近结束,老师讲孩子们带入满满模拟餐厅,让孩子们自由挑选自己爱吃的主食,在真实的情景中巩固认识。李惠宁老师则根据生活适应课标要求,对照课标社区生活——社区安全——中段——认识社区中常见的安全标志,自编五年级教材,为大家展示生活适应课《快乐秋游收获多》。课上,李老师利用学生喜欢的“秋游”导入,创设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让学生在iPad上寻找公交车厢内、公园里的各种标志来说一说、认一认,通过分类找相同和不同、再观看视频后上升经验,最后通过在iPad上创设情境中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两种安全标志。学生在iPad上熟练的操作和老师端的互动使学生学意盎然,学有所获。方俊明教授点评时说:培智教育难度很大,并且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中,而智障生正是存在信息加工困难、知识和能力的转换是哪个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且这些障碍是互相制约的,通过网络课堂,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转换,方便他们的学习和掌握。常州教师发展中心戴晓娥副主任则肯定了两位老师用信息技术和现场布置的方式把真实的场景引进课堂,让智障生们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知道,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iPad的使用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在自主的(提示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内化上升。

压轴报告    高屋建瓴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刘春玲教授作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与教学》,为参会代表送上了丰富的精神大餐。刘春玲教授认为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关注学生感知、体验、参与为课程理念。她说:课程标准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标准的评价旨在发现学生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用来调整教学,提高成效。因此,在评价时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解析目标、提取关键要素,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习成效,也要重视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评价。这就对特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好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将标准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以此来设计教学活动。同时也要在充分理解课标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结构,在在教学情景中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处理教学内容。教学不是随机的,而是与学生已知的、能学的以及以后期望的学校目标密切相关,同过多种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节奏实现进步。刘教师还对如何进行教学实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与会教师听了刘教授的报告,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让老师们对新背景下课程观,教育目标的达成,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等方面有了系统的梳理。有助于老师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对一线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进行了第四届江苏省智障教育微课大赛现场颁奖。本届微课大赛以生活适应为专题,结合构建省智障教育资源库建设,共收到215件微课作品,共计655个微视频,涉及生活适应学科五大领域。评选出一等奖82件、二等奖75件、三等奖58件,优秀组织奖18个。高质量的获奖作品贴合实际、满足智障学生需求、实用性强、推广价值高,充实了智障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库”,为全省智障教育品质课堂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闭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丁勇指出: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下和全省全力推进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的重要节点,举行江苏省第六届智障教育发展研讨活动恰逢其时。丁勇理事长高度肯定在“互联网+特殊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以常州市光华学校 “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为引领的培智微课程建设。这种微课程的建设也能翻转培智课堂,提高培智课堂的有效性。希望全省各特教学校抓好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明确目标、振奋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抓实抓好,谱写江苏特教的新篇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