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名教师工作室>>融合教育工作室>>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中班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常州市东坡幼儿园 张瑜
发布时间:2025-05-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常州市东坡幼儿园

学科

音乐

年级

执教者

张瑜

特殊幼儿

涵涵

年龄

5周岁4个月

障碍

类别

孤独症

障碍

程度

涵涵小朋友在入园前就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通过孤独症发展评估量表,该幼儿基本情况如下:

一、语言与沟通方面:能听懂简单指令,表达能力差,会说简单词汇,如:老师、喝水、小便、再见等。口齿模糊,发音不清,语言缺乏主动性,会简单重复,不会看图说话。

二、认知方面:能够区分方位(上下、里外、前后)相对概念(大小、高矮、长短),以及理解“相同”与“不同”的抽象关系并能理解不同问句(有没有、谁、在哪里、干什么)

三、社会交往方面:偶尔会主动与同伴交往,但是在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动作幅度比较大,

四、适应能力

1.在集体课堂环境中,能够保持坐姿并完成教学活动,但注意力集中相对较短。

2.近三周情绪问题有所严重,学习状态不佳,课堂中出现问题行为(打头、尖叫)。

五、大肌肉,大运动方面

1.幼儿上下肢具备一定的肌力,能做一些跑步,跳跃等动作。

2.上肢力量较弱,精细能力较差,需要在辅助下完成。

3.对复杂指令不理解,游戏规则不明白,需要反复地讲解并在口头指导下能完成游戏运动。

生活自理方面: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可以独立进食,独立如厕,会自己穿脱衣服。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

活动

目标

班级幼儿:

1. 感知音乐中的高低音对比,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巨人(低沉音)和小矮人(高亢音)的形象。

2. 尝试创编符合角色特征的动作,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

3. 通过合作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建立角色互动意识。

特殊幼儿:

1. 通过触觉(拍打身体部位)、视觉(高低位置卡片)、听觉(乐器高低音)联动输入,建立音乐高低音与巨人、小矮人形象的感知关联。

2. 在教师分解示范和同伴示范下,能用一些简单的动作表现巨人,小矮人。

3. 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

重点

班级幼儿:幼儿能够准确区分音乐的高低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肢体表演。

特殊幼儿: 建立音乐高低音与巨人小矮人形象的感知关联,并能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

活动

难点

班级幼儿:在创编和表现动作时,让幼儿抓住角色的特征,表现出巨人和小矮人不同的形象。

特殊幼儿角色转换的互动,以及维持共同注意。

活动

准备

班级幼儿:

经验准备:能分辨出高低音

物质准备:大巨人与小矮人的音乐渐强与渐弱的符号小矮人图谱彩虹伞、魔法棒

特殊幼儿:

1.知道“大”和“小”大区别

2.将其座位安排在老师正对面。

活动

过程

班级活动

个别化参与支持策略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1.分享故事,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的生活着,这一天,小矮人准备去森林里打猎。听,小矮人唱着歌出发了。

2.听音乐,掌握音乐变化

听音乐,师:小朋友们,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呢?(声音逐渐变强)工作了一天,小矮人着歌下山。师:这次小矮人的歌又有什么变化?(声音逐渐变弱)

3.师幼小结,感知渐强渐弱

师小结:像这样声音逐渐变强,我们就叫他“渐强”,声音逐渐变弱,我们就叫他“渐弱”。

 

 

 

 

能分辨出大巨人”和“小矮人”知道声音变大、变小了。

(设计意图:唤醒幼儿对“大”、“小”的理解与区分)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师:小矮人打完猎下了山,高兴地往家回,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声音越来越强,谁来了呀?(出示大巨人)。来了一个大巨人,你们猜一猜小矮人会不会害怕呀?小矮人有魔法呢,他没有害怕,那我们来听一听他是怎么变魔法的?

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一句“我变变···变成大巨人”。师提问幼儿:小矮人施展了什么魔法,他是怎么唱的?现在张老师把你们都变成了小矮人,我们跟着音乐变成大巨人。

师:看,小矮人变成了大巨人,比那个大巨人还要大,把大巨人给吓跑了。

2.尝试将“大巨人”变成“小矮人”。

师:现在小矮人想回家,想变回去,这次小矮人会一边施展魔法,一边怎么唱呢?

听听小矮人是怎么唱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变成小矮人。

3.完整欣赏音乐表现大巨人和小矮人。

完整播放《大巨人与小矮人》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根据音乐我们来变成大巨人和小矮人。

 

 

 

 

 

 

 

 

 

 

 

 

 

利用图谱,引导其说出小矮人”变成“大巨人”和“大巨人”变成“小矮人”的咒语

设计意图:利用图谱,将完整的“咒语”进行分解,帮助幼儿完整讲述。

 

 

 

 

邀请幼儿参加游戏,模仿老师或同伴的简单动作

设计意图:普通幼儿是可以自由创编动作,涵涵可以模仿老师的大巨人和小矮人形象动作

三、音乐游戏:彩虹伞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彩虹伞,它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游戏。

听老师的提示帮助幼儿分解游戏步骤。

设计意图:分解步骤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鼓励幼儿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四、结束活动:魔法晚安曲

播放舒缓音乐,幼儿变成"会飞的精灵",一起飞到森林。

能模仿动作跟着老师飞到室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