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燕子》 | 课时 | 1 | |
班级 | 九年级 | 执教者 | 黄敏 | |
课 程 标 准 | 1. 能耐心、认真地倾听,并能理解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2. 能听懂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3. 能围绕谈话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有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5. 能用硬笔书写。 6.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自己清楚端正。 7.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积累好词、好句。 8. 能正确朗读课文。 9. 能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观看文艺演出、电视电影,参观优秀传统文化、民俗展览,与同伴交流感受。 | |||
学 情 分 析 | 九年级共有11名学生,男生6名,女生5名。其中2人为唐氏综合征,4人精神障碍,5人智力障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知识的能力及学习能力分为三层: A层学生(李成、常吉旺):具备基础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B层学生(吴奥杰、潘佳佳、郝子琦、刘茹妍、金雨彤):具备基础读写能力,但易出现书写错误或认读混淆;理解能力较弱,需在少量提示下回答简单问答;能进行 2-3 词短句表达,但存在语序颠倒或用词不当现象。 C层学生(武抒涵、王茜、李守一、汪哲豪):能安静参与课堂,跟读简单词语或句子。其中,武抒涵、王茜能抄写简单的汉字;能回答直观问题。 | |||
教材分析 与调整 | 《燕子》是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八年级下册的自读课文。文章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子的外形特征、飞行姿态及春日景象。通过教学,借助具象化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授课对象为培智九年级学生,本次教学将不对课文内容做调整。 | |||
班级课时目标 | A组:能认读“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正确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模型,识别燕子的主要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燕子外形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提升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B组:能认读“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正确指读第一自然段,在提示下了解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模型,了解燕子的主要特征,能在小部分提示下用自己的语言对燕子外形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提升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B组:能跟读“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借助图片、模型,通过视觉、触觉直观感知燕子的主要特征;当他人介绍燕子特征后,能进行简单复述,以此提升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 |||
教学重点 | 能认读并理解“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 |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实物模型,识别燕子的主要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燕子外形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提升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 |||
教学准备 | 平板(易模APP)、燕子实物模型、词卡、课件 | |||
教学方法 | 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 | |||
教学过程 | 个别化活动与支持 | |||
一、诗意启思,趣入燕境 1.回顾古诗 同学们,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我相信你们都喜欢。其实不光我们喜欢,大诗人杜甫也很喜欢,所以他写下了《绝句》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出示:《绝句》 2.揭示课题 今天《绝句》里这只可爱的快乐的小燕子飞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春的使者,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3. 交流讨论 学习课文之前,能先说说你们对燕子的了解吗? 二、多元探究,识燕之美 1. 借 AI之力,与作者“面对面”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们国家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我们一定要记准确,他叫郑振铎。“铎”和“泽”长得很像,但是他们的偏旁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名字。 虽然郑先生生活在过去,但通过神奇的时光连线,老师把他“请”到了课堂上! 通过AI语音合成技术,模拟郑振铎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你们好!我是郑振铎。在我生活的年代,春天一到,燕子就会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它们身姿轻盈,活泼可爱,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我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于是写下了《燕子》这篇文章,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燕子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小结:通过和郑先生的对话,我们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郑振铎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还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郑先生一样,多观察、多思考。 2. 初读课文,领略燕子的风采 那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 (1)出示读书要求: 大声指读课文:指到哪里,读到哪里。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读的举手提问。 读完后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出示两组短语: 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指导学生读准“伶”的后鼻音观察这两组短语,找出相同的地方——都有“可爱的” 那么这只小燕子到底可爱的在哪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 3. 品读首段,感受燕子的可爱 (1)出示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指名读,注意停顿。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小燕子的哪些身体部件?——羽毛、翅膀、尾巴 出示小燕子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触摸,感受羽毛的质感,从而理解词语“一身乌黑的羽毛”。我们刚刚认识了小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现在看看这位新朋友,它身上的羽毛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乌鸦、八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乌鸦/八哥一身乌黑的羽毛。 分别邀请2位学生手臂在绑沙袋和不绑沙袋的情况下分别演绎小燕子飞行的状态,其他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体会“轻快有力”。 出示实物剪刀和小燕子模型,让学生对比剪刀和燕子尾巴的形状,并提问: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带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讲解:“我们还可以说——这是剪刀似的尾巴”。借此帮助学生理解“剪刀似的尾巴”这一表述。 再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的外形特征。 (2)出示句子,比一比,读一读,初步感受燕子的可爱 第一句:羽毛、翅膀、尾巴,凑成了燕子。 第二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你觉得那一句话更能写出燕子的可爱? (3)选词填空 一身乌黑发亮 一对轻快有力 剪刀似的 可爱的活泼的 ( )的羽毛,( )的翅膀,( )尾巴,凑成了那样( )小燕子。 (4)“易模”赋能,聚焦小燕子的特征 教师在平板上打开“易模”APP,调出小燕子3D模型,将镜头聚焦于小燕子的局部特征:尖尖的嘴巴,两个乌黑的眼睛、一对小巧的爪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接着提问:如果课文这样写可以吗?课件出示句子:一张尖尖的嘴巴,一对乌黑的眼睛,加上一双小巧的爪子,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预设: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以再次出示乌鸦、八哥的图片。用上面的句子来介绍乌鸦和八哥。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动物都有尖嘴巴、黑眼睛、小爪子。从而理解作者抓住了燕子独特之处来描写,这就是“外形特征”。 小结:同学们,当我们描写或者介绍事物外形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最关键的特征。 三、走进博物馆,共话春燕 创设场景:常州博物馆自然资源陈列馆 欢迎大家来到常州博物馆自然资源陈列馆!瞧,我们身旁就是精彩纷呈的动物世界,尤其这鸟类王国,这是小鸟的天堂。燕子作为鸟类家族里的明星成员,一直深受大家喜爱。哪位同学能化身小小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带我们深入认识这位春天的使者? 小提示:介绍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燕子的外形特征哦!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的小燕子的外形特征是——生接读第一自然段。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那么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呢?下一节课我们来学习。 五、作业 回家后,将燕子的特征告诉爸爸妈妈。 |
A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回答对燕子的了解。
通过AI与作者对话,了解写作背景
BC组借助平板,跟着课文音频读。
借助“/”帮助AB组学生读出节奏,C组跟读。
借助“乌鸦、八哥”的图片,鼓励学生用“一身乌黑的羽毛”来描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沙袋”让学生直观感知手臂负重和无负重的两种状态,从而直观体会在无负重状态下,动作呈现出的 “轻快有力”。
A组学生在操作板上完成 B组学生在电脑上完成 c组学生在他人完成后跟读
通过“易模”APP,采用视觉提示法帮助BC组学生直观认识小燕子的特征。
在教室里搭建博物馆局部展柜,鼓励学生表达。 | |||
燕子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 外形特征 剪刀似的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