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推进融合教育,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天宁区“智慧教育”蒋玉娇教师发展工作室始终致力于探索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在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公平的双重驱动下,工作室以“智慧课堂”为抓手,持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模式创新。2025年3月4日,天宁区“智慧教育”蒋玉娇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5次活动在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正式启动,以“多元赋能,共筑融合教育课堂‘活力内核’”为主题,通过课堂实践、专家引领与协同教研,进一步深化融合教育的内涵,为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构建包容共生的学习生态。
会议伊始,蒋玉娇老师向全体工作室成员作工作室期初计划交流。蒋老师从创新教学支持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塑造融合新质场域等方面对本学期工作室的工作进行了细致具体的安排。
随后,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高妍老师执教语文课《童年的水墨画》,生动诠释了智慧教育与融合课堂的深度结合。高妍老师以统编教材三年级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为载体,针对班级内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设计了分层教学目标。普通学生侧重“赏析语言之美,体会童年情感”,而随班就读学生则通过图文结合、动作表演等形式,聚焦基础词汇理解与情感表达。
本次活动特邀天宁区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谢虹、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杜文洁进行专业点评。谢老师从“知”“润”“快乐成长”对高老师宽松的课堂氛围与无痕的支持给予了高度赞赏。同时建议高老师在未来的教学设计的书写中关注特需学生教学目标的精准性、加入具体的教学支持策略。
从一堂语文课的智慧创新,到区域融合教育的生态构建,天宁区“智慧教育”蒋玉娇教师发展工作室正以实践回应时代命题。未来,随着更多赋能路径的开拓,融合教育将不再局限于“特殊”与“普通”的界限,而是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包容差异、激发潜能的“活力场域”,真正实现“教育无界,成长有光”的理想图景。
撰稿:杨柯 摄影:黄敏、王雁羽 编辑:史 文 审核: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