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新闻中心>>光华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人大领导来光华学校视察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敏

10月26日上午,常州市人大领导一行8人在常州市教育局和天宁区教育文体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常州市光华学校对推进我市培智教材实现生活化智能化进行深入调查与走访。

走进校园  感受校容校貌

在我校书记杨书悦、校长王静艳、副校长葛小国的带领下,市人大领导一行参观了学校的喜憨儿冷凝皂义买堂、生命探究室、奶茶室、蜡烛室、烹饪室和小剧场等专用室。在冷凝皂义买堂门店,市人大领导详细询问了冷凝皂的制作工艺、销售渠道等问题,肯定了学校为大龄孩子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的做法;在生命探究室,市人大领导仔细地观看了学生自己制作的陶罐,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学生的职业培训和今后就业做了很多工作,对学生的作品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希望这些学生作品在全社会支持下转化为商品。王静艳校长还介绍:为让学生学习和培训的环境更好,今年暑假对烹饪室、多功能室、舞蹈房进行了改造,得到了市人大领导和市教育局领导肯定。

市人大领导在参观校容校貌的同时,观看了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老师们手把手教每一个孩子做动作,学生的特殊性让在场的领导感叹:光华学校老师真不易。

听取汇报  展示项目研究成果

市人大领导来到会议室光华学校校长王静艳汇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该项目成功申报为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全省仅4个),是江苏省特殊教育领域唯一入选项目。

根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需要,选择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时代”,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立体,更加开放,为智障儿童提供帮助。该项目将借助生活适应课程资源库,构建“1+3”开放式共享模式,“1”为一个资源中心,“3”为三大共享平台,即教育资源平台、教学研讨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教与学无障碍。教学的无障碍,为多种安置形式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时空与资源。

    此研究项目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狭隘走向开放,从时代高度,整体把握理念、方法、技术、课程、学生,寻求最佳切入点,推动全省培智学校数字化课堂建设进程。该项目计划在从2017年11月启动,至2018年12月总结推广运用。

    在会上,王丽娟老师当场演示了生活适应三百课中的两个课例《走进水果店》和《小熊满满》,市人大领导用ipad进行了操作,初步了解了生活适应三百课网络版课程的真正含义。

  反思问题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此研究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比如网络平台的构建,资源库的建设与优化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外聘国内知名专家指导、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等。该项目计划一年时间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但意义重大。希望各级领导为我们出谋划策,提供支持,多提意见。

在现场,领导们对该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常州市教科院教研员庄春梅在会上感叹:此项目的研发你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是一点点大,庞大的系统,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她表示愿意提供智力帮助,可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边研究边开发,一对一地认领孩子,一对一地认领课程。

常州市残联副理事长许方表示:愿意与市教育局联合商议,如何实实在在支持此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也特别感谢市人大领导关注关心残疾人事业。

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陶建平感谢市人大对特殊教育的关心,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生活适应课程做成电子版,对残疾学生有用,意义非常大。

最后,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主任金万新在会上表态:通过今天上午的走访、调研,我们非常感动,常州市光华学校的老师们很不容易,生活化、校本化、智能化,我为你们鼓劲。此项目研究只有往前走,可推广,可复制,这样就成功了。要制订阶段性目标,孩子是特殊的,家庭也是特殊的,奔小康一个都不能落下,市人大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特殊孩子,关心此项目的研发。同时呼吁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教育文体局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倾斜,群策群力,义不容辞关心支持常州市光华学校,并希望常州市光华学校把这个项目做实、做好,为更多的残障孩子造福。

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主持了本次调查与走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