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常州市天宁区东坡幼儿园 | 学科 | 语言 | 年级 | 小班 | 执教者 | 彭霞 | |
特殊幼儿 | 涵涵 | 年龄 | 三周岁11个月 | 障碍 类别 | 孤独症 | 障碍 程度 | 轻度 | |
特殊幼儿情况分析: 涵涵小朋友在入园前就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通过孤独症发展评估量表,该幼儿基本情况如下: 一、语言与沟通方面:他能听懂简单指令,表达能力差,会说简单词汇,如:老师、喝水、小便、再见等。口齿模糊,发音不清,语言缺乏主动性,会简单重复,不会看图说话。 二、认知方面:理解能力差,不愿主动学习,集体活动中注意力分散,不能与同龄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三、社会交往方面:不会主动与同伴交往,有些小朋友前来搭讪他也不理他人,只是自顾自地玩耍。 四、粗大动作方面:走跑跳能力正常,能双脚连续向前跳,能双手向上抛接球。能独立爬上攀爬架。精细动作:能用笔涂涂画画,能熟练用勺子吃饭。 五、生活自理方面: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可以独立进食,独立如厕,会自己穿脱衣服。 | ||||||||
活动内容 | 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 | |||||||
活动 目标 | 班级幼儿: 1.了解动物的显著特征,仔细观察寻找动物并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够大胆讲述动物朋友和自己躲藏的位置。 3.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游戏,体验游戏“捉迷藏”的快乐。 | |||||||
特殊幼儿: 1.初步了解动物的显著特征。 2.乐意讲述自己躲藏的位置。 3.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 ||||||||
活动 重点 | 班级幼儿:能够大胆讲述动物朋友和自己躲藏的位置。 特殊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大概说出自己躲藏的位置。 | |||||||
活动 难点 | 班级幼儿:观察画面,根据小动物特征找到动物。 特殊幼儿:看到小动物能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 |||||||
活动 准备 | 班级幼儿: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捉迷藏游戏。 物质准备:PPT、户外场景道具。 | |||||||
特殊幼儿: 1.狐狸、松鼠 小兔子、小鸭子、小松鼠、大象、小鹿图片。 2.将其座位安排在老师正对面。 | ||||||||
活动 过程 | 班级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观察画面,认识动物。 师:森林里有两个朋友,他们是谁?(一个是小狐狸,还有一个是小松鼠。) 2.观察画面,引入故事。 师:他们在森林里面干什么呀?(捉迷藏) 师:对,他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怎么玩? 小结:没错,捉迷藏就是其他人藏起来,一个人去找。 | ●知道“捉迷藏”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引发孩子对捉迷藏的兴趣。 (设计意图:涵涵对于游戏比较感兴趣,此环节主要是唤起她对以往捉迷藏游戏的体验,激发她参与活动的兴趣。) | |||||||
二、图片观察,了解玩法 。 1.出示图片,熟悉动物。 师:小松鼠和小狐狸在森林里正玩着捉迷藏,又来了一群朋友,都有谁呀?(小兔子、小鸭子、小松鼠、大象和小鹿)它们都长什么样子? 2.观察图片,发现规则。 师:这么多小动物,谁来藏,谁来找呢?它们想了一个好办法: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 | ●看图片,引导其说出动物的名称或者模仿动物的声音。 (设计意图:涵涵对于动物十分敏感,图片的出现意在吸引其注意力,基于她的能力水平,用手势或者声音表达比较容易。) | |||||||
三、进入场景,寻找动物 1.狐狸不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森林里的朋友们都出剪刀,小狐狸出了布,所以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们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2.狐狸来找小伙伴 师:看,狐狸把眼睛蒙起来了,那其他小动物干什么去了?那你们也学学狐狸的样子把眼睛蒙起来,不许偷看哦,我们一起数5,1、2、3、4、5...... 3.躲到哪里去了? 师: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们帮狐狸一起找一找吧。(引导幼儿观察,根据小动物的特征,找出躲在场景中的动物,在哪里找到了谁?) 4.表达分享:你找到了谁? 师:你怎么知道是它呀?它躲在哪里的? 5.还有谁? 师:刚刚一共找到了4个小动物,分别是石头后面的小兔子,草丛里的大象,大树后面的小松鼠,花丛里的小鸭子,还有一个谁没找到呢?(根据小鹿的角寻找小鹿) 小结: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小狐狸把小动物都找到了,他们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也来玩一玩吧! |
●出示图片:剪刀、石头、布, 尝试找到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普通幼儿是同时有PPT课件展示的,提供给涵涵图片,让其直观看到动物不同特征,并且能找到不同。)
●出示图片,尝试说出还有谁没找到。 (设计意图:提供已经找到的四位小动物的图片和刚开始玩游戏时五位小动物的图片,两张图片对比,让孩子直观比较,引导他找到小鹿,并且说出“小鹿没找到”。) | |||||||
四、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1.幼儿进入场景,进行“捉迷藏”游戏。游戏1:幼儿根据场景(轮胎、山洞、大树)自己找地方躲起来,教师去找,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躲藏的地方。 2.游戏2:男生女生分组,一组躲,一组找,和好朋友说一说,我刚才躲在哪里?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原来这里有那么多地方可以藏起来,那我们想想幼儿园还有其他地方可以玩捉迷藏吗?下次我们带着动物朋友一起去玩吧! |
●能模仿其他幼儿,自主躲藏,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说出自己躲藏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