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融合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教育工作室依据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相关精神为总指导思想,以网络技术、“新技术+”为主要载体开展研究活动,发挥融合教育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的融合教师队伍。
二、工作室目标
本学期,工作室将以“新技术‘加持’”为背景,以“‘适应性’网络课程”为载体,以项目研究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依托江苏省前瞻一类培育项目生活适应三百课资源,希沃白板“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课件库等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课堂展示等形式,从而丰富特需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使融合教育工作室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平台。
三、2024年春学期(融合教育)工作室重点工作及举措
(一)创设交流平台,搭建成长基地
组建QQ群、微信等多种方式为成员交流提供方便。工作室将利用QQ群、腾讯会议等增强工作室信息交流与共享。分享融合教育的经验和心得,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开展多元学习,提高理论基础
根据教师的需求和背景,定期在群里推荐融合教育相关书籍、视频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模式,充分引领成员学习先进融合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观念,确保成员能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理解“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的基本理念,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自觉改进教学,使教学具有创新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依据课标、结合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开发适应性网络课程资源,既可以渗透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又可以提供给教师最有用、最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支持,打开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惠及融合教育特需学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极大地丰富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资源,为区域内融合教师教学提供更多参考和启发,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三)深化课堂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青年老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佳手段。本学期,工作室将以学前融合教育课堂为例,探索新技术“加持”下特需学生的适应性融合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活动,学会观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的技术和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融合课堂,真正发挥带头、示范、辐射作用。
课程资源开发按照低结构模块“常识学习”、“游戏体验”、“实践操作”、“互动评价”的组合作为网络课程开发思路。“常识学习”通过以图片、微视频、语音提示等多媒体工具让生活知识立体丰满起来;“游戏体验”以游戏方式呈现的拓展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在线上通过模拟情境反复操作掌握技能后,再到真实的社区进行线下实践,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提高生活能力;“互动评价”则是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操作能力等进行全面的点评。四个模块在每一个课例中是灵活组合,“常识学习”、“游戏体验”、“实践操作”可以根据内容自行调节、互相呼应、灵活组合,“互动评价”将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有机嵌入在每一个模块中。
工作室成员将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平台线上线下交互的混合学习方式,解决教学中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开展多元活动,提升专业素养
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研讨活动,通过专家讲座、课堂展示、学习研讨、平台资源使用等,为特殊需要学生开发“形”、“声”、“动”、“变”的适应性网络课程资源,丰富特需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成员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使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信息专业素养。
(五)拓宽发展渠道,塑造风格特色
依托希沃平台,加强网络资源共享,优化网上教学研讨。探索“适应性”网络课程,帮助特需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发挥新技术“加持”下多重交互与即时反馈功能,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等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通过图像、视频、游戏最大程度地直观展示出来,让特需学生在线上习得知识,掌握模拟情境下的操作技能;并通过家校合作,创设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反复练习的机会,帮助特需学生高质量融合。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整合,加强交流与合作,利用这一平台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拓宽自身专业发展渠道,塑造特色风格。
(六)强化实践指导,提高反思能力
鼓励工作室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认真总结,积极反思,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成果,不断完善,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五、具体安排
2月
1. 招募、组建融合教育工作室成员
2. 组建网络交流群: QQ群
3. 初步制订工作室工作计划与行事历
3月
1.工作室成员集中活动(一):讲座:融合学校课程发展(南特师教授:盛永进)
2.课标研读,自学
3.工作室成员集中活动(二):讲座:融合环境下孤独症儿童教学策略、特教和普校中孤独症儿童的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胡晓毅 )
4.工作室成员线上培训(三):希沃平台的使用
4月
1.工作室成员集中活动(四):师资培训:如何为特需学生提供更好地支持和服务
2.各成员选读一本融合教育专著,撰写读书心得。《融合教育概论与实务》《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等》
3.线上交流适应性课程框架及平台使用一对一指导
5月
1.组织教师撰写新技术“加持”下特需学生“适应性”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相关论文,并积极参与常州市融合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2.工作室成员集中活动(五):推进融合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学前)
3.线上交流适应性课程框架及平台使用一对一指导
6月
1.完成融合教育专著阅读,整理读书笔记
2.工作室成员线上活动(六):融合教育教师教科研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3.工作室成员上交各项材料
4.撰写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