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尽处是春山,
龙行龘龘启征程。
2月21日上午,融合教育管理中心在二楼会议室召开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送教上门期初工作会议。
近年来,常州市光华学校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开展送教上门、一人一策、精准施教,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的“送教上门”服务。
张琼老师说:小岳之前上课基本不配合,不是哭、就是闹,根本没办法上课。现在上课非常配合,认知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能与他人简单沟通,也能认识常见的一些颜色,还能做简单的手工和“10以内”数字按序排列。自理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程程自从腿摔断后就不太愿意与他人交流了,特别依赖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后期我将根据程程的实际情况,通过亲子游戏、故事欣赏、手工制作等帮助孩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史文老师说:上学期,初见皓皓时,从家长口中了解到皓皓从幼时就开始接受康复训练,认知与运动能力初有成效,但至今都没有语言。这对我来说是一道难关,意味着在之后的课程中基本无法与皓皓进行语言沟通,皓皓也无法表达课上的需求。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先与皓皓建立师生关系、认识老师、不抗拒与老师的互动。再逐步插入认知游戏、精细动作的训练等内容。一学期下来,皓皓能自主坐在桌前等待我来上课,与老师的互动、老师所说的指令基本能够达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进步让我感到欣慰,也给我坚持送教提供了动力。
王欣雨老师说:上学期接手了小仲的送教上门服务。在送教之前我仔细了解了他的基本资料。第一次来时,他对我很陌生,我和他父亲聊了许久,从聊天中得知,他认知能力有限,动手能力不足。正式开始上课时,我没有教授他知识,而是与他一起听儿歌,唱儿歌给他听,减少他对我的陌生感。
我回学校后,根据小仲的评估报告制定了一些的计划。由于他完全没有动手能力,没有言语,不会坐、立、行、走。为此,我以生活常识为主,结合音乐治疗,帮助小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学会倾听。我还经常与家长沟通,舒缓他们的焦虑,并提供课件、视频等资源,让家长在空余时间讲给孩子听,多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
会议中,融合教育管理中心蒋玉娇主任向各位老师汇报本学期送教上门工作计划后,要求每位老师做到深入了解每位重残少儿的学情,通过精准评估,科学指导,量身制定一生一案,确保每为孩子都能得到专业的送教服务和有效的教学补偿,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实到位!
新学期,蓄势待发。在送教上门的路上,我们始终带着教育梦想和情怀,为折翼天使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供稿:送教团队 摄影:华青 编辑:史文 审核: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