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羌尽处是春山。8月19日,南京市六合区融合教育培训班成员来到常州市天宁区,先后走进常州市光华学校、常州市博爱小学,交流融合教育工作经验,谋求融合教育创新举措。常州市光华学校戚志宏校长、常州市博爱小学施瑞云校长、高洁副校长陪同学习参观。
走进学校大门,常州市光华学校学发部沈苏雯主任向培训班成员们实地介绍为特殊学生而别出心裁所打造的“校园数字微景观”,培训班成员们随着戚校长一路走过9号成长支持中心、沐光花坊、拾光艺廊、7号果园、6号农场、5号花园,感受智能家居室、小剧场带给学生的沉浸式生活实践体验,在专用教室中观摩学习扎染、陶艺、冷凝皂制作等特色校本课程。培训班成员们纷纷感叹校园虽小,但依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创设出了充满童趣与爱的教育教学环境。
随后,培训班成员们来到康复楼报告厅,常州市光华学校校长戚志宏作《取大势 融合共生——天宁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主题报告。他从融合教育的各项政策入手,抓住融合教育课程支持体系的建构,通过列举天宁区融合学校展开的各项举措,深入浅出得生动呈现了区域、学校是如何将融合教育适宜性地有序推进。
常州市天宁区通过创建各具特色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不断探索融合课程,大力提升融合教育质量。培训班成员们紧接着来到常州市博爱小学的资源教室,博爱小学副校长高洁向培训班成员们介绍了“海豚湾”名称的由来。“海豚”是爱的化身,即代表了博爱的教师用博爱之心,给身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温暖。融合资源教师从资源中心的内部文化环境设计、训练器材配备及针对特需学生的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向参观的老师们作具体介绍。高校长以《多样差异发展 推进普特融合》为题,从组织建设、环境育人、课程建设、引领辐射四个方面对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情况的进行了专题汇报。培训班成员们通过高校长分享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感受到了博小对于特需学生的尊重与包容;从对特需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感受到博小的融合教育渗透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观摩学习拓思路,交流经验促提升。相信在不断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下,南京六合、常州天宁两地将互学互鉴互促互进,共同推进地区融合教育,让融合教育服务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特需学生!
文:杨柯 摄:陈倩菁 审: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