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新闻中心>>光华新闻>>文章内容
光华:多元作业,减”出精彩
——语文教研组学生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柯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常州市光华学校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设计多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的多元化作业,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1.表演展示型作业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校完成笔头作业,就生活语文学科而言,更加注重智障学生口语、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智障学生们的作业,经常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表演中学习,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并促使学生灵活运用。

2.游戏趣味型作业

  “寓教于乐”是设计教学活动时常用理念,将设计语文作业与游戏相结合,将一些枯燥的字词句练习设计为游戏的形式,与所教内容相联系,让特殊学生们的作业添加一些“玩”的色彩,实现在玩中生智,提高智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智障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体验感知型作业

培智学校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观看动画,他们对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喜爱不已,对直观可操作的教学具充满着好奇心。老师们利用此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观看古诗解读动画、伴随音乐唱读、摘苹果识字等这种体验感知型作业,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课后的生活增加了乐趣。

4.手工绘画型作业

中高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老师们布置了手工绘画类作业。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与积累,手脑并用,自主探索,不仅增加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双减”必须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我校语文教研组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关注差异性,创新作业形式。通过探索个性化作业设计,形成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模式;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使作业变得有趣、有效、有营养,不断激发智障学生完成作业的内驱力,在“量”的减负和“质”的升华中,促进特殊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文:杨柯 摄:王雁羽 审:霍莉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