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学校2011年下生活技能课题研究总结 为了提高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校于2009年9月申报了 “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通过了评审,确立为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年多来,在市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初具一定成效,现将2011年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 深化认识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主课题,积极开展讲座、沙龙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不断探索提高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实践研究。 通过学习,教师们统一了认识。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智障学生可持续的、符合其特殊需要的、挖掘其潜力的、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的学习目标体系及校本课程体系;以生活实践为主体,让学生多学实用性的技能,获得较完整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特殊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积累各种资料,及时分析总结。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做好调查工作,做好家长工作,保证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二、精心组织 扎实安排 全体教师围绕“切实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通过学校教育能独立或半独立于社会生活,过上正常、健康、乐观的生活,回归社会主流”的课题研究目标,共同努力落实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成长 专业发展 课题组教师们养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习惯。青年教师人人争做科研型教师,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实验组成员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思索,每学期写好相关论文或教学反思,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教科研水平。 2.学生得益 技能提升 课题级成员坚持对智障学生进行大脑缺陷的补偿训练;身心、智能方面的开发训练;品格、修养方面的养成训练;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的技能训练,学生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人人奋发向上,争当光华自强好少年。 3.校本课程 初具轮廓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不断深入开展,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逐渐整理,形成了初具轮廓的生活技能校本课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在已收集的课程材料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积极整理,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校本课程材料。 4、课题网站 动态管理 课题立项后,按照教研室要求,成立了课题网页。课题网络平台汇聚了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宝贵资源,网页分“计划性材料”、“基础性材料”、“过程性材料”“总结性材料”、“绩效性材料”和“互动平台”。其中内容最丰富详实的是“过程性材料”。里面包含了“活动计划”、“活动记录”、“理论学习”、“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等板块。点开网站,您就可以感受到全体课题组成员严格执行课题研究计划,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的足迹。课题网站做到常换常新,及时更新内容,上传资料,动态展现了课题实施的全过程。 5、继续推进 不断深入 2011年6月,我们顺利通过了教研室课题中期评估。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们丝毫没有松懈,继续按计划做好各项工作,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调整课题研究方向,充实校本课程教材和教案,编制完善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的脚步将迈得更加坚实,我们将在课题研究的大道上稳步前行! 执笔人 : 华青 2011.12 |
提交时间:2012年01月09日 浏览数:68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