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生活技能课题总结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hjnkt
 

2011年上生活技能课题研究总结

光华学校

为了提高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校于20099月申报了 “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通过了评审,确立为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在市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初具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 深化认识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主课题,积极开展讲座、沙龙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不断探索提高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实践研究。

通过学习,教师们统一了认识。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智障学生可持续的、符合其特殊需要的、挖掘其潜力的、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的学习目标体系及校本课程体系;以生活实践为主体,让学生多学实用性的技能,获得较完整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特殊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积累各种资料,及时分析总结。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做好调查工作,做好家长工作,保证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二、精心组织 扎实安排

全体教师围绕“切实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通过学校教育能独立或半独立于社会生活,过上正常、健康、乐观的生活,回归社会主流”的课题研究目标,共同努力落实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们养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习惯。青年教师人人争做科研型教师,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实验组成员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思索,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教科研水平。

2.学生们提升了生活技能。

课题级成员坚持对智障学生进行大脑缺陷的补偿训练;身心、智能方面的开发训练;品格、修养方面的养成训练;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的技能训练,学生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生活技能校本课程初具轮廓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不断深入开展,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逐渐整理,形成了初具轮廓的生活技能校本课程材料。我们在已收集的课程材料基础上,将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积极整理,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校本课程材料。   

三、全面推进 积极探索

前面的路还很长,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年下半年分别出台的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特别重视特殊教育,这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中提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我校课题组教师将一如既往,认真落实课题研究,把科研作为教学的常态,教研相长,教研并进,向着教育的理想迈出坚定的步伐。

                                           执笔人   华青20116

提交时间:2011年06月17日  浏览数:48
我要回复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