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可视音乐治疗依据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之音乐治疗的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lhn116
charset=utf-8">

一、从音乐治疗到可视音乐治疗

我国开展音乐治疗的研究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应用的领域多集中在医院和特殊教育学校,虽然也有零星来自其他领域的临床研究报告,但数量极少。就目前我国施行音乐治疗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音乐治疗方法难以迅速在中国特殊教育界普及和发展。其原因在于:

在传统的音乐治疗中,多以锣、鼓、钹、钗、铃等为治疗工具,以听、动为主要信息通道的干预方法。虽然也使用架子鼓、电子琴、钢琴等现代音乐设备,但就总体而言,传统音乐治疗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却远远不够深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元素已渐渐地融入到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中。如多媒体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已为音乐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实践发现,音乐如果能够配以各种不同的画面和灯光则更能突出音乐的风格,渲染音乐的氛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再者就是过于单一的治疗手段不利于对特殊儿童情绪的调节,对治疗师过高的专业要求,更不利于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普及与推广。因此,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挥新的科技手段,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智能化操作,通过多种治疗素材的多感官刺激,来缓解特殊儿童情绪,改变其不良行为,是传统音乐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可视音乐治疗的界定

从“二战”时期开始,人们发现了音乐治疗这一崭新而有效的医疗领域,随后在欧美等国家逐渐地推广并收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人们对于音乐治疗的诠释中,都离不开这样一种认识:就是把音乐作为媒介,根据对象的健康状态、情绪,治疗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音乐组合方案,进行音乐康复治疗。它是一种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精神状态,使之恢复、改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

可视音乐治疗(Visual Music Therapy, VMT)是在传统音乐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为基础,依据音乐与人生理、心理的关系研究、视交叉研究、视听统合研究,采用脑电波诱导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声控动画技术,在音乐、动画、灯光等多感官综合治疗要素的诱导下,在治疗师与治疗对象的互动参与下,通过视、听、动等综合活动,实现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感官的整合,最终达到改变患者生理与心理指标、疏导过激情绪、改变不良行为,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三、可视音乐治疗与音乐治疗的关系

简单地说可视音乐治疗与传统音乐治疗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视音乐治疗继承了传统音乐治疗的优秀理念,采用了全新的治疗操作模式,使其迅速在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发挥积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关系:

1、可视音乐治疗是传统音乐治疗的新发展

可视音乐治疗在理论的研究上更加深入,并且充分地吸收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成果。它集视、听、动为一体,采用多感官综合干预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音乐要素在治疗中的作用。

2、传统音乐治疗中的精华可以促进可视音乐的治疗效果

传统音乐治疗中有许多优秀的经验,可以为可视音乐所用,进而促进可视音乐治疗的效果。如在传统音乐治疗中强调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认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还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参与对康复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可视音乐治疗借鉴的优秀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更好地促进可视音乐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