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教育视界:“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美国教育改革30年功过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0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czghwjy
charset=utf-8"> 

一篇报告引发的运动

始建于1998年的波士顿中学是一所特许学校。这是随标准化教改而兴起的一类公办民营学校,办学宗旨就是把每一个学生都送进四年制大学校门,而老师们会自觉阻截任何意外

内罗毕·费尔南德斯是该校一名活泼外向的高三学生,已经规划好就业方向:当个助产士。为此,她在当地一家医院的产房当过实习生。但她的成绩不太好,所以不指望能考上四年制大学,只打算上社区学院。

但波士顿中学的运营总监莎拉·芒西努力说服她不要满足于社区学院,至少应该试着申请一所四年制大学。

根据波士顿中学的说法,该校所有学生都申请上四年制大学,且最后都能如愿。用该校行政总监珊娜·瓦龙的话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做好上大学的准备,我们的工作中心就是竭尽所能把他们送进那里(大学)。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波士顿中学的学生们习惯于各种补习:每天放学后有自习课、家教课,周六也要上课;学校严格奉行全国公立中学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师们每年接受教学效果评估,一旦不达标,随时可能遭解聘。

在大部分家长和当地教师联合会看来,这所学校的标准化教育是个正面典型。作为一个大部分学生出自低收入家庭的学校,它在州内的标准化考试中取得相当高的平均分。

在《国家告急》报告发布时,波士顿中学今天的校领导们大多还是学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和执行这份报告的精神:鼓励并帮助学生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极限,同时努力缩小家庭贫富差距对学生学术表现的影响。

《国家告急》由联邦政府官员、商界与教育界人士组成的提高教育质量全国委员会撰写。委员会花了两年时间考察全美学校,震惊于美国教育质量之低下:标准化测试和作为美国高考的SAT分数平均水准日益下降,国际上整体水平落后于日本等竞争对手;有2300万的美国人属功能性文盲;最糟糕的是,美国人自满于如此平庸的教育水准而毫无危机感,这直接威胁到美国社会的根基

报告最后提出5个解决方案:改善教育大纲、提高测试标准、整饬教师行业、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提高学校管理与财政支持水平。这5大支柱在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出的《通用核心》教育大纲中均得以体现。新大纲尽管存在不小争议,至今仍有超过40个州在执行。

当年任提高教育质量全国委员会执行总监的米尔顿·戈德伯格说,报告中提及的五条建议犹如一个凳子的五条腿,是实现美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的必要元素。他认为,今天的教改关键总结起来基本还是这五条腿,但怎么修好这五条腿,却是见仁见智。30年前的《国家告急》报告促成今天的效果,连它的撰写者也始料未及。

在报告发表前,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微弱,报告作者也认为理应如此,当时的总统里根甚至一度想把教育部整个废除。但后来,联邦政府成了教改的主要推动者,《国家告急》成了教改蓝图;报告未提及增加学校种类的选择,但今天全美有将近6000所特许学校,成千上万的地区学校也正在按照《国家告急》对优秀教育的理念重新改造。

好学校的苦恼

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教改延续到今日,却引来越来越多批评声,包括夸大危机分数为王教师和校领导自主权力受限等。

纽约州斯塔滕岛的柯蒂斯中学频频上榜全美最优秀中学,也算是体制内的优胜者。它的优秀基于一个事实:72%的学生来自有资格领取食物补贴的低收入家庭,而它的毕业率为大约80%,与全美平均水平相当。

标准化教改却让柯蒂斯中学的校长倍感压力。今年6月的一天,学校礼堂里教师济济一堂,正等着校长奥雷利娅·柯蒂斯主持学期结束典礼,但她仍在校长办公室埋头奋战,试图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最后一批教师评估表。学校将近150名教师,共742份评估表要填。

柯蒂斯教了30年书,近来填表成了她的主要工作。这么多文案工作把我绑死了,我都没有时间和老师们进行有意义的交谈。



她所领导的教师和学生们也有类似的忧愁,他们如今也少有时间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每年的教学评估结果和标准化考试成绩才是关系各自前途的大事

我们在试图将一切都量化(评估),柯蒂斯说,这个新体制真的更好吗?我没觉得。可是等新学年开始,照样还有700多张教师评估表等着她填写,整个纽约州的公立学校都得如此。

柯蒂斯中学采取了国际文凭组织为中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案,其课程设置鼓励批评性思考和创意解决问题。柯蒂斯校长说:我基本同意设置标准这个前提,也认同《通用核心》教学大纲中的考核标准。但她和其他很多教育界人士一样,认为《国家告急》报告强调挖掘学生潜能有一个负面效果:标准化测试的兴起。

鼓励各州推出考查学生学力水平的标准化测试,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通过补习巩固基础还是进入更高阶的学习——这是《国家告急》报告中给出的一个附带建议。然而如今,推行标准化测试成了教改的重中之重,也引发关于教改的最大争议。

反对者认为标准化测试地位被推高有悖教育原义。

按照(《国家告急》中)对优秀的定义,学校应该为全体学生都设定很高的期望值和目标,并且竭尽所能帮助学生达成这些目标,这样就会被视为一个优秀的学校。但是我们却是用背道而驰的方式去执行它,全美最大教师工会主席丹尼斯·范勒克尔说:我们的做法是看看测试结果,然后择出那些不及格的学校。

标准并非全部

批评者认为,对《国家告急》建议的曲解,罪魁祸首是小布什政府推出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该法案当时得到了共和与民主两党压倒性的支持,2002年由总统签署立法。这个法案初衷是为那些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家庭学生谋求公平教育,并责成学校缩小经济条件造成的成绩差距。为了考察学校是否让全体学生达到应有的学业水准,标准化测试成为评估的主要标准。

《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曾被认为弥补了《国家告急》对促进教育公平建议的缺失,因为后者仅仅建议家庭贫困学生可能需要额外辅导和小班教学。但随着实践推进,前者也被认为存在大漏洞:标准化测试结果显示,学生数学成绩有所提升,阅读平均水平仍停滞不前;学生学业表现上的贫富差距并未显著缩小;联邦政府承诺用于提升教育公平的经费补贴也未全部到位。

奥巴马上台后,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9年,奥巴马政府注入480亿美元教育经费,包括力争上游学校提升奖励基金两项官方竞赛,对教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学区给予更多经费补贴。各州公立教育系统于是进入竞争模式。

效果是明显的。据全国教师质量理事会统计,2013年,全美已有20个州采用以标准化测试为主要衡量工具的学生成长值,用以评估教师任职表现。而2009年只有4个州这么做。另一个明显变化是,入读公立民营特许学校的学生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将近一倍,这类学校通常不需花纳税人那么多钱,并且可以不受学区教规和教师工会合同约束。挣扎在标准化测试及格边缘的学校要获得政府补贴,就不得不延长在校补课时间。现在,全美超过1000所学校的授课时间显著超出平均水平,比奥巴马上台前增长了50%以上。

反对奥巴马教育政策者认为,比起小布什政府,如今对标准化测试倚赖更加严重。这种批评也直接影响了政策执行:原本有45个州采纳了《通用核心》教学大纲,去年有几个州宣布退出。

但支持者仍旧充满希望。保守派智库托马斯··福德姆基金会的主席切斯特·芬恩说,标准化测试存在的逻辑是,假如对学生、教师或学校的评价不与成绩挂钩,意味着不好好学习也没有任何惩戒措施,那么三方都会觉得何必那么努力呢?

芬恩认为应该坚持目前的政策,人们需要的只是耐心,有理由乐观地期盼我们终会看到收获。

不过,即使对于波士顿中学和柯蒂斯中学这样的教改优秀样板来说,要真正实现优秀教育,《国家告急》和它之后的政策衍生品中提倡的教改理念,包括标准化测试,仅仅是一部分条件。

说起成功策略,两所学校颇有相似之处:首先是对家境较差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和辅导,不仅关注其课堂表现,还要确保他们在校外得到有效支持。另外,在教师队伍中培养亲密合作的团队氛围、行政管理层努力获取并维持教职人员的信任也相当重要。学校还强调保持职员族裔背景多样化,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和习惯于接受不同的种族、思想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