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荔浦特殊教育学校12载发展纪实:情牵特教 大爱无疆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8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jstjzy
charset=utf-8">

荔浦特殊教育学校12载发展纪实:情牵特教 大爱无疆

 “这是10000元钱,是我们公司的一点心意。”5月11日晚,在荔浦县2011年助残日晚会举办现场,该县华生公司李总从腰际抽出一沓未开折的人民币略表助残心意。然而,李总的义举仅仅是该县民营企业主自发助残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当晚的助残捐款仪式上共有近百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解囊相助,现场捐款高达10.3万元。

  12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在该县党政机关、教师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鼎力相助下,这份白手起家的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正是来自八方的拳拳爱心为这个弱势的特殊群体筑起了爱心城墙,为残障儿童事业托起了希望的太阳。

  一份白手起家的事业

  荔浦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9年7月。学校建立之初,一无师资力量,二无办公场所和办公经费。刚从特殊教育专业学校毕业的熊碧芳、邹冲二名专任教师毅然接过办学重任,他们按轻重缓急分步骤、订计划,积极外联,克服了诸多困难。在该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下,校址才得以定在条件相对好些的荔城镇下沿江。为了组建新“家”,学校仅有的几位教师,经常加班加点校园场地平整、绿化和墙体美化、教室布置、教学设备采购,开展多种形式宣传等。

  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需要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教师们的宣传发动,这份慈善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县残联、教育局对特教学校重新选址建校,独立办学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协助进行招生和宣传;县委政府给予协调企事业之间的关系,争取更多帮助和支持,每年助残日、“六一”、教师节等节庆日,均有党政机关的干部职工、民营企业主及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到学校慰问师生,为学校添置必要的学习、生活和娱乐设备,送来衣物等慰问品,为学生家庭减轻负担,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爱心激发信心。如今该县特教学校已从一个白手起家的状态逐步成长,各种办学条件日趋成熟,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极力认可,生源已遍及阳朔、平乐、蒙山等多个县市,学校拥有9个年级5个复式教学班63名学生,教职工12人,开设聋哑班、培智班,不同年龄的学生除能掌握文化知识外,还可学会计算机、理发、配钥匙、食品药品加工、衣架加工、包装、十字绣等实用技能。该校还是广西最早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的特教学校,成为荔浦县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基地。

  一支乐于奉献的“尖兵”

  笔者了解到,荔浦这所建立12个春秋的新校,为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呢?主要是该校有一支注重打造内部形象,提升整体素质的“尖兵”教师队伍起着决定性作用。

  女教师熊碧芳,与其说她是学校的校长,不如说是60多名残障儿童的“妈妈”更为贴切。为了建好学校,这位年仅30岁的“妈妈”曾为学校选址、规划、管理、招生等放弃过无数的日日夜夜。面对既无自理能力,又无自主能力的残障儿童,其管理难度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像帮学生洗澡、夜起盖被,甚至倒马桶都是常事。更有对生病学生的通宵看护,对家庭困难学生的无私援助。2003年9月16日学校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她舍下只有8个月的儿子跑到学校把13个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后才知道家里所有的东西被淹,儿子哭了一个晚上没睡。为了扩建校园,她四处跑项目,筹缺口资金,2003年以来她共向社会和各级政府争取各资金50万多元,新建校舍1040平方米。

  在熊碧芳校长的影响下,全体教职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恪尽职守,保障安全,确保实现“补偿缺陷、掌握技能、学会生活、适应社会”的办学宗旨。坚苦的环境能磨练人。近年来,该校12名教职工中,一批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广西特教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像熊碧芳校长等多名教师还多年获得区市多项殊荣。

  一支倾情相助的爱心群体

  近年来,荔浦县民营企业发展异常活跃,发展起来的企业主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把扶贫帮困作为慈善己任。该县华生公司、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名仕威食品公司、佰客喜家居公司等民营企业还与学校及困难残障儿童家庭结成“一帮一”对子,主动接纳学有所成的残障儿童入企业务工,尽其所能帮助学校及学生家庭渡过难关。

  县城里的几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与该校学生开展结对活动,接受感恩教育。历现任县委书记县长黄本和、罗永东、刘迎春等四家班子领导每年都从办公经费中挤出经费带头捐助。据统计,2001年5月至2011年1月,该校共收到来自党政机关、民营企业及个人捐款24.6万元,大发房地产公司投资10万元建起“大发爱心教室”一间,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永建基金、比麟基金、爱德基金会等几十个国内知名企业和单位分期分批为该校捐赠多媒体设备、办公用品、图书及学生衣物、营养补品等。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股助残、护残的良好风气。

  一张不负重望的答卷

  12个春秋,风雨兼程。荔浦县特殊教育学校不断成长和壮大,令人欣喜的是,一大批残障儿童学到了自立自强的生存本领,学有所成的毕业生踏入社会后,可进企业务工赚钱,有的开理发店、餐饮店、锁匙店等服务人民,回报社会,为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悉,该校已有1名初中毕业生考入柳州市聋哑学校就读高中;有20多名聋生和轻度智障生经过在校间的职业技能培训,初中毕业后独立创业或进入到县里各企业就业,月收入1000多元,既给家庭和社会减轻了负担,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全校聋生和轻度智障生学生毕业就业率高达90%,有30多人次残疾学生在县、市、区和全国各类学科、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智障生刘云参加全国智障杯书画大赛获优秀奖;聋生林启学参加广西区残运会获两枚铜牌;高秀芬、孟晓等同学参加桂林市中小学首届美术大赛获特教组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

  “我们的残疾孩子在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是能够同健全人一样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并同样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自食其力的人。”校长熊碧芳与辛勤的老师们一样,透过艰辛看到希望,得到安慰。

来源:人民网 作者:缪龙华 王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