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让更多残疾人就业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jstjzy
charset=utf-8">在石台县提起黄显亮,几乎无人不晓。

  1971年,风华正茂的黄显亮从池州师范毕业。 6年后,年仅26岁的黄显亮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学校规模最大的县实验小学的校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8年3月,他因病导致失聪,一下子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了残疾人。

自己办厂。那年,他还不到49岁。

  办厂难,残疾人办厂更难。首先是妻子反对:“你有退休金,生活有保障,耳朵聋,语言交流不便,怎能办厂? ”社会上也有人议论纷纷:“别人讲话他都听不见,还想白手起家办厂?真是开国际玩笑。 ”但黄显亮决心为残疾人办企业闯出一条路子。

  以前他在实验小学创办过印刷厂,对纸箱的印刷加工工序和生产机械性能比较了解,办纸箱厂心里有底。正好城关和平居委会停办了一家纸箱厂,黄显亮便与和平居委会联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买断和平纸箱厂的产权,并购进原材料,开始生产。

  厂办起来了,产品也有销路,但扩大生产需要周转资金。就在黄显亮筹资无方、情绪低落时,石台县残联和县农行伸出援手,先后从残疾人扶贫款和农业开发扶贫款中给他贷款13万元。这真是雪中送炭,使工厂的产销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当年该厂销售收入就达到20多万元。

  实际工作中,黄显亮与客商谈业务异常吃力,这时,小女儿就成了他的“耳朵”。外出谈业务,客商来厂,都是小女儿做“翻译”,为拓展业务发挥了很大作用。

  工厂业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年年攀升。黄显亮深感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艰难。他决定服务社会,带动帮助残疾人就业。目前该厂招收残疾职工45人,黄显亮不仅为残疾职工买养老保险,资助他们的子女上学,每年还拿出专款解决残疾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

  2010年,黄显亮被中国残联评为“全国残疾人创业之星”。在全国获评的15人中,我省仅黄显亮一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今,年近花甲的黄显亮已经购置新厂区用地12亩,新厂房建成后,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1500万元提升到5000万元。他的目标是把企业办成残疾人扶贫基地,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