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首批“德育品牌项目”终评结果的…01-13
- 转:常天教(2010)32号关于进一步…05-14
- 转:常州市教师资格认定专题04-16
- 转发《关于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共青团…04-16
- 关于成立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04-01
- 关于召开“智语·悦见闪闪发光的你…04-09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优…03-19
- 关于举办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微…11-01
- 关于举行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资源…04-12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微课…10-07
- 关于召开“智语·悦见闪闪发光的你…04-09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优…03-19
- 关于举办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微…11-01
- 关于举行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资源…04-12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微课…10-07
特教园丁奖获奖教师蒋辉军个人事迹
位于东海之滨的温岭,这个拥有近130多万人口的城市却有1068名义务教育阶段需特殊关爱的学龄儿童在普通中小学中随班就读,蒋辉军就是与这些随班就读孩子结下不解之缘的其中一人,因为他对特殊教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奉献之歌。
他,爱岗敬业,乐教勤业
作为一名教师,他有着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忠诚且热爱党的特殊教育事业。蒋老师负责温岭全市需特殊关爱孩子的随班就读日常工作,包括对疑似智障儿童的智力鉴定,往往每检测一人需要几个小时,仅2009年共检测196人,他每次检测总是一丝不苟,并详细记录每个被试儿童的各项能力发展水平情况,及时将检测结果和教育教学建议反馈给资源教师,以便更好的实施个别教育。为了掌握这项技术,他专门赴省儿童医院进修三个月。为了使每个随班就读的孩子能得到有效的补偿教育和特殊的照顾,他专门设计了随读生个别教育计划、家校联系、个人成长轨迹及资源教师教学和科研四个档案,要求学校为每个随读生建好档案,并不定期给予巡回指导,还指导学校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建立资源教室。蒋老师还兼管启智学校师资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同时负责台州市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及浙江儿童医院设在温岭的康复指导爱心基地的工作,并担任启智学校九年级《生活数学》教学。教学中,他针对智障孩子的特点,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因材施教,顺学而导,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有针对性的开展缺陷补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积极探索创设有效课堂,理想课堂的新方法。对待学生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撰写教育日记,蹲下来与学生的心灵零距离沟通,解决学生的困难,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起孩子向上的风帆。超负荷的工作时常让他忘记了休息日,办公室的灯往往在别人进入梦香之际才悄悄熄灭。2008年3月,他因过度劳累而住院,可他却坚持白天在校上班,晚上打点滴,没请一天假;今年四月十四号,他胆结石再次发作而住院,可他却在医院待了半天,又下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了。他就这样痴爱着自己的岗位。
他,真情流露,爱生如子
“对学生需要真情,特别是我们的特殊孩子,真情是一种感动,是默默的关爱,是悄然的奉献,是温和的阳光照在即将冰冷的心底”。这是蒋老师常提的话,他用一处处细微行动见证着他心中的诺言。因为学校有两百多位学生住校,他们来自不同县市,有些是外省市的。他总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早上,他总是很早来到学校,走进学生宿舍,查看孩子们独立起床、洗漱等情况,因为一部分孩子行动很不便,需在别人帮助下才能行走,他心里总惦记着这群孩子。厕所里,有他掺扶孩子大小便的身影,盥洗室里,有他为孩子一起挤牙膏、一起刷毛巾的身影。操场上,他时常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球、打扫卫生,更主要的是他有意识的通过各项活动对孩子们进行缺陷补偿康复训练。餐厅里,常见到他拿着汤匙喂孩子吃饭,教孩子拿筷子,那熟练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是母亲才有的;他常常将自己饭碗里的好菜夹到孩子的餐盘中。课堂上,他总是用简洁易懂而富有童趣的语言,融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师生平等交流中,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经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接受学习。不知有多少个晚上,他来到学生寝室里,孩子们见到他,都特别高兴。特别是冬天,向学生问寒问暖。200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他看到一个一年级的聋孩赤脚穿着拖鞋在学习室自修,问其原因是鞋子湿了。那晚他流泪了,随后他取了自己的一双厚袜子给孩子穿上,孩子也流泪了。这是值日老师告诉我们的。有智力缺陷的孩子,常伴有其它疾病,如车帮林同学,因为癫痫发作,不省人事,他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医院里,为孩子清除呕吐物,一直陪伴孩子,直到脱离危险。由于特殊孩子的突发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送孩子上医院,或者在医院里陪伴孩子看病或打掉滴已成为蒋老师的常事。送孩子回家,走进这些特殊孩子的家进行家访,也成为蒋老师的日常工作,他把特殊孩子的家庭情况记录在本,努力帮助每一个需帮助的特殊孩子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用他的话说:我们做好一个残疾孩子的教育,就是带给一个甚至多个家庭的希望,也为社会减少一份负担。对于随班就读的孩子,如上马小学骆晨旭,因肌肉萎缩,无法行走,家境贫困,蒋老师主动帮助解决轮椅;太湖小学的小卢两姐弟,是在蒋老师的资助下读完小学,因其母亲是聋哑人,父亲智残,姐弟俩智力缺陷;受助的孩子还有陈星竹、郑军福(脑瘫儿、民工子弟)等等;2002年教师节,蒋老师将大溪镇人民政府奖励给他的优秀教师奖金1000元,当场捐给了学校孤儿;2008年8月,他自己出资,为聋哑学校每个教室添置了一个木质书架,解决了孩子们图书存放问题;现在,他还学会了理发,自费买了理发工具,平时抽空为学校的男学生免费理发。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还默默支持5个贫困家庭需特殊关爱的孩子就学。“人生无憾自丰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在每颗纯洁的心灵中镌刻着凝练而厚重的三个字------教师魂。宁波日报、丽水日报、台州晚报、温岭日报、温岭电视台东辉新晨专题片,都曾报道过蒋老师的事迹。
他,勤学苦修,服务特教
蒋老师虽然有着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和普通教育工作经验,也有着听障和智障等特殊教育工作经验,但他始终没有放松学习,他说,做一名优秀教师,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特别是特殊教育的老师,应掌握医学康复领域的知识。今年,他考入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他积极主动参加各类业务进修,获得省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不定期到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和康复科学习,这都为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学上,不默守陈规,而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学习中外先进特教经验,结合学生智龄实况,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和学法,独辟溪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为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另外,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形成文字,上升到理论。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论文,台州市级以上获奖有二十多篇,省级教育杂志公开发表有九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两项,一项获得研究成果二等奖;台州市级课题十多项,获研究成果奖三项。与人合作完成《今日特殊儿童教育研究》一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勤奋与汗水使蒋老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特殊教育经验。他目前作为浙江省智障教育专家组核心成员负责完成《浙江省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规程(草案)》起草,同时负责《温岭市特殊教育十二五规划(草案)》起草工作并顺利完成。
在蒋辉军老师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牌匾:教师该有五种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正是这五种精神,激励他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默默勤耕,谱写出一曲曲慈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