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首批“德育品牌项目”终评结果的…01-13
- 转:常天教(2010)32号关于进一步…05-14
- 转:常州市教师资格认定专题04-16
- 转发《关于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共青团…04-16
- 关于成立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04-01
- 关于召开“智语·悦见闪闪发光的你…04-09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优…03-19
- 关于举办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微…11-01
- 关于举行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资源…04-12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微课…10-07
- 关于召开“智语·悦见闪闪发光的你…04-09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优…03-19
- 关于举办江苏省第十一届智障教育微…11-01
- 关于举行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资源…04-12
-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届智障教育微课…10-07
台湾籍代表陈云英:经历特殊人生 情系特殊教育 |
时间:2008-01-11 来源:华夏经纬网 |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电 题:陈云英:经历特殊人生,情系特殊教育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今年的两会,有一对颇受瞩目的代表委员“夫妻档”。丈夫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妻子是台湾籍人大代表、特殊教育专家陈云英。 “我这一生走过了很特殊的路。”陈云英充满感慨地追忆起她充满相思苦的人生历程。她和林毅夫相恋于台湾的大学校园。婚后,立志到祖国大陆施展抱负的林毅夫孤身到北大读书,与留在台湾的妻子儿女长期音讯隔绝。 林毅夫赴美国随经济学家舒尔茨攻读博士之后,才与妻子取得联系。一九八三年,陈云英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赴美读书,但仍与丈夫远隔两地。她一边苦读一边抚养儿女,相继获得了特殊教育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一九八七年回到北京与同年先期回国的林毅夫团聚。 北京成了这个长期分离的家庭团圆生活的起点,也是陈云英事业的起点。此后,她的名字与一连串特殊教育的“第一”联系在一起:中国第一位特殊教育博士,第一套特殊教育丛书的编写者,第一个特殊教育研究机构、第一本特殊教育杂志、第一个特殊教育网站的创办者。由于她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她被称为“中国特殊教育第一人”。 “特殊教育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在本次人大会议上,陈云英带来的建议也是有关特殊教育的。她说,特殊儿童是指那些智力有障碍、残疾、处境不利的儿童。“我们国家正在修订《义务教育法》,我的建议就是把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写入法律。” 她时常跟丈夫开玩笑说:“你的经济学专业是研究怎么让人富起来,我的专业是让富起来的人怎么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她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特殊儿童这个需要更多关爱的群体,除了政府的支持,社会力量的慈善捐助也不可或缺。由她发起的“中国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论坛”,已经举办了两届,论坛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特殊教育。她始终坚持一个教育理念: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在台湾政治大学读书时,陈云英陷入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不能自拔,直到加入了一个专做社会福利工作的“爱爱会”,她才知道有特殊儿童这样一个群体迫切需要关怀。后来去美国留学,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 赴美留学之前,陈云英做了八年的中学教师。“在台湾,有我的家人、亲戚、朋友,还有那些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已定居祖国大陆近二十年的她,仍时刻惦念着台湾。她的闽南语依然流畅悦耳,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时也带着一股绵绵的乡音。 “本次人大会议上,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希望祖国大陆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能够进一步细化,比如在保护海外台胞利益方面,一旦哪个国家发生战争或骚乱,我都非常担心那里台胞的安全,我们的驻外使领馆一定要加强对海外台胞的保护。”陈云英对台湾的爱之深、情之切,令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