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妤是我本学期新接手的送教上门学生,她是一个爱笑、腼腆的小女孩。在送教之前我已向之前的送教老师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见到小妤时,她出于对陌生人的提防本能,一直躲在妈妈身后,一会儿探出头来看看我,一会儿朝我害羞地笑一下,再躲进妈妈的身后。之后在和小妤妈妈交流时,得知小妤体质比较差,经常要去医院;她由于满口蛀牙的原因,导致口齿不清;她的运动能力比较好,会拍球、骑扭扭车、骑自行车等等,但她有一个爱“打人”的习惯。渐渐的在小妤妈妈的陪伴下,小妤走出来,好奇地看着我,我和她一起玩她喜欢的游戏,她也把最爱的玩具给我。
后来,在评估中我还发现了她的认知能力有限,动手能力不足,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她的新情况,在正式开始上课时,我没有立刻教授她知识,而是与她一起玩了好多游戏,减少她对我的陌生感,我们就在玩耍、游戏中熟悉了彼此。
我会如当初承诺的那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倾注更多的爱,让孩子获得快乐!根据小妤的评估报告,结合送教实践中孩子在各领域的干预进展,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认知方面主要以二年级书本教材为依据。动手操作方面:穿珠子,转螺丝,夹豆子,拼拼图等。情感方面:读绘本故事。在课余时间,我也经常和小妤妈妈反应孩子在课堂上的一些情况,有时我会拍些视频给家长。在家校共育下,短短几个月小妤的进步肉眼可见。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她的进步会越来越大。
送教路上,有苦也有甜,这些味道让我的送教之路变得多滋多味。送教路上,我接触的每一个不同的孩子,每一个不同的家庭,让我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我会怀揣希望、热情、爱心,把送教上门这条路走得“稳稳当当”。
供稿、拍摄:王欣雨 编辑:史文 审核: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