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光华学校2010~2011~1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在全市教育系统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旗帜,以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加快推进队伍建设,深化特色建设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特校人都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增强学生“四有”意识,培养“残而有为”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而奋斗。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我们要逐步实现以下目标:
1.安全目标
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力争今年创常州市优秀平安学校。
2.办学条件
(1)使用和维护好现有设施设备。
3.事业目标
(1)在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全国十大医教结合基地实验学校的前期准备工作(2)发挥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功能。
4.队伍建设目标
(1)师德建设
模范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专业发展
a.继续教育
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支持与鼓励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
b.基本功训练
继续以有效教学评估制度为抓手,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等级考核及竞赛活动.
c.教师培养
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提高培训,帮扶结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和帮扶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一线教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校需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深层次培训,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教育教学目标
学生无违法犯罪,品行优良率100%。根据学生实际要加强障碍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升障碍学生的生命质量,同时要突出有针对性的教育。
加强校本科研,建设校本教材。重视教研工作,以有效教学为主题,进一步优化教研活动模式,创设教学研讨氛围,发挥教研组作用。要根据各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着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社会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6.教科目标
做好目前两个省级课题的工作,营造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教育科研氛围。教师每学期撰写不少于一篇论文,并积极组织论文向各级各类公开刊物投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类相关竞赛,争取更多的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种竞赛,每学期有4篇学生作品(文章、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发表,有更多的学生在市以上各项竞赛中获奖。
7.特色目标
(1)做好两个省级课题的工作。
(2)继续努力打造“参与型、胜任型、骨干型“三个层次的特色师资队伍。
(3)根据生源的变化,着力研究启智特色项目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着眼于智障学生康复水平的提高。
8. 考核目标:
加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加强对教职工的科学管理,开创我校工作的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确立一种观念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在教师管理上,我们要逐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师放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上,使教师创设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满足每一位残疾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突出两个重点
1.全力以赴,办好迎接江苏省第17届运动会的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特奥会。力争取得好的成绩。积极参加在武进特殊学校举行的常州市特殊学校学生运动会。
2.和衷共济,稳步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实行绩效工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上学期,我校本年度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已经通过,本学期将平衡顺利、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地实施分配方案。。
(三)强化师德建设,打造三支队伍
师德,是指存在于教师自身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的那些基本的稳定的要素,师德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对于特殊教育而言,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显得更加重要。本学期,继续以“爱心、良心、责任心”等师德建设核心内容为主题强化师德建设,(1)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我们要以对障碍学生的挚爱、对特教事业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特殊学生,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不能做。(2)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以敬业爱生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发扬“爱护学生,积极奉献”的教风。以感激生存、敬畏生命的意识,去 “蹲下身来看学生,调整标准对学生,沉下心去做工作”,找到工作成就感的定位。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爱,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残疾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3)以遵章守纪为准则,坚持依法执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发生。明令禁止而违反者,坚决予以追查。
行政团队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我们要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作风和行为,把学校管理的目标定位在以规范为基础、以人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管理模式。使管理过程充分体现平等性和合作性,特别对教师管理注重文化引领,创设学校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务实高效的班子队伍。行政人员要树立“民主、公正,严以律己”的领导作风,发扬四有精神:“有识—远见卓识有才干,有德—品德端正有美德,有情—甘为公仆有热情,有度-胸襟开阔有气度。”在创设管理文化上,既要对教师的工作严格要求,即出于忠心;又要对教师的生活要充满热情,即亮出真心;创设一种善于表现自我、提升自我既干出信心的软环境。同时,领导班子要心存两种情感,第一种是要有责任感,即:应该对学校和工作培养自己“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应该忧学校发展之忧,想学校发展之想,将自己的责任感深深融入到学校之中,使“责任”这个词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的精神核心。第二种是约束感:一个人有了约束感,就知道哪些事该做,什么时候做;哪些事不想做,但还得去做好;哪些话该说,想想通过什么方式去说;哪些话不该说,就不能说。我们每个人只要有了约束感,时刻想想学校的纪律,时刻提醒自己所处的位置,还有何接受不了的呢!认清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应该做哪方面的工作,承担哪方面的责任,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互相帮助、相互协作。我们要顾全大局,做到全局一盘棋,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团结一心,共同前进。
教师队伍要确立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价值观、以“人尽其才”为指导思想的育才观、以“面向全体有特殊需要儿童”为宗旨的特殊教育服务观、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特殊效能观。要以“现代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导向和有效教学评估为抓手,以岗位实践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营造校本文化为契机,开展校本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教育研究共同体,进一步创设师生共同成长、师师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本学期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重抓:(1)重视有效教学工作的规范与考核;(2)加强教师专业基本功训练与考核;(3)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4)以学校个训设施为载体,鼓励教师专业化;(5)骨干教师在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吸收,做专业发展的骨干。(6)重视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要将日常积累作为教师业务发展内容。(7)尝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职工同志继续要服务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本职工作,要合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在学生家长中的口碑。全体职工同志继续要在本职岗位上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和节能意识,根据岗位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同时要服从指挥,顾全大局,分工合作,共同保障学校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转,共同维护好学校集体荣誉和集体形象。
(四)做好四项工作
围绕学校建设发展以及本学期的目标任务,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
一是制度育德。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教育制度、德育工作考评制度、学生综合评价制度,使德育工作走上有章可循、科学管理的轨道;另一方面继续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完善学生一日常规,从制度上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素养。努力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处抓起,关注学生成长中普遍性、特殊性以及苗头性问题。
二是生活育德。以贴近学生实际为原则,以开展主题活动为载体,坚持习惯培养,立足于一种活动规范,着眼于一种习惯养成,从每一个学生抓起,从每一点一滴抓起,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家庭、社会和校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有效地开展教育,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开展德育导师制。
三是心理育德。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各项管理制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帮助残障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成长档案,定期开展评比交流活动;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心,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使他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是文化育德。加强班级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项主题文化活动和定期更新宣传橱窗、黑板报内容等,让学生耳濡目染,熏陶感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合力育德。继续建立多方面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在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在对孩子习惯兴趣的了解上等多个方面的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还要利用和发挥好社会的教育资源。
2.加强教学工作
残障学生如何使他们毕业后能参与社会,自食其力,这是常常萦绕我们脑际的大问题。提高残障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工作努力方向。本学期我们要做的是:第一方面,继续探索为每位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的个别化教学计划,计划的制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第二方面,要执行好计划,有教材的要用好教材,没有教材的努力开发好教材,并逐步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身上,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第三方面,要处理好实行班级授课制与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关系,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层度的提高。第四方面,增强大康复观,以现有现代化设备为依托,开展个训或组训。
艺体工作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情绪感,要抓好特长生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教科研工作
要继续推行行动研究,以学校、教师、学生为基点,在实践中积累与反思。初步谋划“十二五”课题方向。
面点、餐饮、客房、美术特色的发展不仅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一张名片,更重要的是特色建设深化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发展师生。本学期,一方面继续尝试特色与学科的整合,使特色向校内的其他领域延伸。第二方面要展示特色文化,将学校的特色成果、作品、操作方法、师资队伍向外宣传。第三方面是推动特色教学走出校门,走向有需求的其他社会场所。
4.加强后勤服务工作
后勤部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服务地位,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部门开展好以下各项工作。
(1)切实抓好后勤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切实加大校园保洁的管理力度,加强督查,确保各区域全天候整洁重视校园花草管理,适时抓好除草、施肥、治虫、修剪各环节的工作,确保环境净化、美化、绿化。 加强食堂的管理,重点是卫生、质量的督查。食堂职工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确保食品安全,保证伙食质量,让师生吃得舒适。
(2)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 ,争创常州市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以对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健全确保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传达室的工作人员重点是看好大门,严禁无业人员、无事人员进入校园,做好人员流动记录。卫生保洁员在岗位工作时发现隐患要及时报告,发现学生要及时带回。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做好值班、课间交接,全体教师重点是看护学生的安全,要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擅离学生,不擅离岗位。学校保安要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检查,教室、厕所、围墙、窗户、运动器材都是检查的对象,把每个细小的安全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每天必查,有查必记,有记必报。总务处要及时做好修复工作。
(五)增强五种意识
1.安全意识
障碍学生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心理的缺陷,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更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保证学生安全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头等大事。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安全工作要事无巨细、层层落实,把安全落实到每件事、每个人,成为教育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教职工之间要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行无缝隙衔接,做到安全无“盲区”、“盲点”。另一方面,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每一个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再一方面,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全校教职工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规范意识
制度建设是实施依法治校、提高管理绩效的前提。本学期,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本着“制度建设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责任,明确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效能。要继续依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以“规范、鼓励”为目标的管理思路,以“规则”管理作为最基本的管理方式,体现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体现现代学校管理的高效、严明。
3.节俭意识
“ 勤俭节约 ” 不仅是维持学校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任何时候都应坚持和发扬。首先,我们要逐步转变观念,以一个主人翁的态度节能环保,并以此教育和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将节能环保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我们每一位教职工要从自身做起,发扬传统好习惯,做节能环保的践行者和引导者,做到能节约的决不浪费,后勤岗位要加强巡视与督查。
4.责任意识
职业道德中着重强化责任意识,让责任心转化为群体行为,才能增强学校教师团队精神,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教职工的责任心,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学校工作、学生工作的态度之中,显现在自身的工作中。没有责任心的教育,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
5.发展意识
(1)发挥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
学校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一所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性学校,还承担着对本地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辐射推动作用。本学期,一要向本地区普教宣传特殊教育理念,组织相应活动,让更多的人来关心普通教育中的随班就读学生。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已基本能满足多类残疾人康复训练、文体活动、技能培训的需要。我们要在残联的支持下,继续发挥我们的作用,做好两个协会工作,组织好文体、技能训练方面的活动,让更多的社会残疾人共享教育资源。
各位教职工,新的一学年已经起步,我们继续以“办好每一所特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特教老师”为目标,遵循“尊重生命,满足需要,实现共享”的办学理念,我们全体特教人要抓住机遇,团结一心,立足岗位,敬业奉献,扎实工作,提升学校内涵。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为加快我市特教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