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小学工作了整整二十二年,八月份我来到了光华学校这一新的工作岗位上。在这里,我想用笔记录下我所见到的光华老师,以此作为礼物献给我们光华躬耕不辍、默默奉献的老师们! 比 较 这是新学期的升旗仪式。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在教室门口排队。老师们在忙着整队,队伍很不整齐,因为孩子们有各种原因,有的患有脑瘫,行走不便;有的患有孤独症,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世界。为了出操集会,老师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一个高个子的拉一个情况特殊的孩子;有的孩子情况还行,就让他们拉着前面孩子的衣摆;特别严重的孩子,老师就一手带一个。如此散漫、没有条理化,是不是很不成体统呢?若在普小,只几秒钟孩子们就快步整队,从四楼至操场,步伐快速,整齐有力。孩子间的差距太大了! 刚下楼梯,四年级的小何同学,突然从队伍中窜出,跑向操场,跑了半圈,在操场中央笑着。这时班主任周老师快步上前,安抚好孩子的情绪,手拉着手将孩子牵回队伍中间。 好不容易,所有孩子站定在操场上,说站定,真有点言过其实:队伍不整,表情各异,有的孩子自言自语,有的可爱地笑着……看着这些孩子,作为母亲,我的内心有一种无名的痛! 德育处葛老师在前面主持,潘主任宣读了上学期优秀学生名单,我为孩子们送上了一盒水彩笔。“谢谢阿姨!”这是一位男孩子对我的感谢!还有一位女孩子,捧着水彩笔刚下去,只听到华老师亲切地对孩子说:“忘记感谢王校长了吧?”那女孩子又快步跑到我面前,鞠了一躬,眼中无限天真地对我说:“谢谢校长!”多么无邪的孩子啊!我赶忙也向孩子点头示意! 在这里,就在光华,生活着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各个特殊,又各不相同,但每一个老师对他们付出的爱却是一样的,细致入微,润人心田! 守 护 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一下,等我来到食堂的时候,孩子们午餐吃得差不多了。一年级三位老师已经将队伍整好,准备回教室。我初次认识了小陈同学,他患有脑瘫,行走很是不便。51岁的孔令丰老师双手张开,拦在小陈同学的前面,边往后倒走,边鼓励:“来,试试看,老师就在前面!”只见小陈同学慢慢迈开了左脚,沿着走廊缓慢移动。前面就是两级台阶,“来,不要紧,慢慢走!”孔老师依然在前面,两手张开,似乎随时准备接应孩子有什么意外情况的发生。 我吃着饭,从食堂窗玻璃往外看去,孔老师和小陈终于已经走了操场的一半。孔老师的动作没变,小陈也正摇晃着蹒跚向前,午时的阳光那么耀眼,这一对师生就这样走着。看着缓缓移动的身影,我真的有一种欲哭的感动:一位年过半百的男教师,拥有着无比柔软的胸怀!这种情景只有在光华能够见到!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的就是像孔老师一样默默的等待与守护! “我要约见孩子的妈妈” 一早,我照例巡视各班教室,不是为了监督老师有没有到校,是因为这里的孩子每一个都是独立的、完全不同的个体。一年级班主任倪叶飞、副班主任孔令丰老、蒋玉娇老师已经在班级,教室里还有几位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与老师在交流。“小荆同学的家长,你来看看这个孩子的背上,他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倪老师掀起孩子体恤的后背,指着一个个红色疤痕,虽然不是很大,但细心的老师已经发现孩子曾经挨过打。站在一旁的孔老师轻轻撩起孩子的裤管,“还有这里,腿上都肿了!”很大一块青肿的伤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位家长的脸有些红了,急着说:“我是她阿姨,小荆在家玩她妈妈的电脑,不听话,所以被他妈妈打了!”一向温和的倪老师的嗓音高起来了:“你们家长怎么能这样,这孩子本来就有孤独症,家长再打他,孩子心里就会有阴影。关键是家长打了之后,这孩子有没有改变呢?”倪老师的一番话,使小荆阿姨低下了头,一个劲地说:“嗯,是不好,是不好!”“家长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行为,这样很有可能会使这孩子有暴力倾向!这孩子现在还小,暂时看不出来,你们家长一定要改变错误的行为!”年轻的蒋老师不失时机跟家长沟通。“我要约见孩子的妈妈,明天早晨务必请他妈妈送孩子来校!”倪老师郑重地说。“好的,好的,明天一定让他妈妈来学校!” 接 力 两节课后,孩子休息时间。我正在办公室翻阅杂志,透过办公室门看到男厕所门口一年级小陈同学正从洗手间出来。早晨在教室门口就遇到了小陈和他的妈妈,他妈妈说,他头重脚轻,走路不稳,今天孩子小腿处特意绑上了沙袋,可以稳稳他的重心。忽然间,他的身体在洗手间门口一晃,这样的孩子摔倒可是大事,我深怕他一个趔趄,赶忙放下手头的书,跑了出去。还好,孩子用手把住了墙壁。这时,从女洗手间出来的教导主任小潘也注意到了这个孩子。潘主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最近特别严重,走路也只能慢慢来。“今天第二天,小陈同学能够独自上洗手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潘主任说。潘主任在这学校坚守二十多年了,这样的孩子见得多了。我和潘主任就跟在孩子的身边,鼓励孩子加油,不长的走道,孩子好不容易把着扶手走到转弯口。我抬头一看,走廊的那一头——一年级班级门口,班主任倪老师正站在那,“小陈,继续,脚抬高一点!”“不要紧,你行!”老师一遍遍鼓励,我看着这孩子走得那么艰难,但是又那么执着!我和潘主任在走道的这一头,倪老师在走道那一头,这不是一种爱的接力吗? 就这样慢慢长大! 课间,我走出办公室看看孩子们。三年级教室里两位老师在班级候堂,这时矮个子小高同学走出教室去洗手间,“哎呀,小高尿身上了!”细心的李老师已经发现,我仔细一看,孩子的裤裆已经湿了。年轻的,才二十出头的小姑娘黄敏老师立即招呼小高坐在椅子上,从柜子里找出存放的备用衣服。我还真是心存疑惑,黄老师还没结婚,长得白白净净,这样的事会处理吗?“来,先把鞋子、裤子脱下!”黄老师没有亲自帮孩子托,而是这样指挥着,在孩子执行老师任务的空隙,黄老师说:“小高同学一年级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做,他的外婆又特别溺他,在家都是外婆服侍他。通过两年的培养,小高现在已经基本能自己穿衣服了。”我还真看到了:小高正如黄老师所说,将裤子脱下,放在了桌子上。黄老师蹲下身子,双手将裤子口张开,小高同学顺利地将裤子穿好了。接下来,小高在老师的指挥下,将鞋子也穿好了!哦,小不点儿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孩子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走到四年级门口,和我一样刚调到光华的蒋主任也站在那。“今天四年级的两个自闭症孩子很特别,小史同学一直上厕所,小宋同学时不时尖叫,还跑出教室。”蒋主任跟我说,“老师一个人上课忙不过来”。哦,我明白了,怪不得蒋主任老是站在班级门口。话音才落,小宋同学从教室里叫着跑出来了,蒋主任轻轻地跟在他后面,这时,不能追他,但又怕孩子发生什么意外。一会儿,小宋同学回到了教室门口,上课的蒋老师走出教室,伸出右手,“来!”孩子又乖乖地进入了课堂。这样的情形一天不知要发生多少次,心惊肉跳的怪叫声,毫无防备的奔跑,歇斯底里的撕扯,这些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就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这里的老师,每天高度绷紧着神经,不管是哪个班的孩子,只要自己看到,只要自己碰着,就是自己的事!光华的老师早已有这样的共识:孩子的事就是大家事! |
![]() |
查看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