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随春醒,奋斗正当时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天宁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区教育系统2022年重点工作、结合区教育局“8610”(八大举措、六大工程、十大项目)计划,光华学校2022年度深入开展“583”(五个重点工程、八大主动发展项目、三大创新项目)项目。3月3日,阳光明媚,常州市光华学校开展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师培工程活动——“启新”名师工作室期初交流研讨会。站在新起点,着眼新征程,谋划新篇章,开展新作为。发展教育,必先发展教师。作为区特殊教育的窗口学校,为了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名师辐射影响力,孵化更多优秀教师,学校把“4226”师培工程纳入到常州市光华学校2022年度主动发展项目。
会初,4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依次汇报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生活适应三百课工作室领衔人谢虹从交互性、实践性着手研究,强化“三百课”的实用性,围绕“新教材”用希沃平台,与青年教师一起切磋,开发配套的课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环境的创设研究工作室领衔人杜文洁介绍了工作室从无到有的创立过程:线上招募,自主报名;自主学习,线上交流;确定对象,精准评估;设备保障,专业支持。20名老师自愿加入工作室,占全校总人数的59%。为了全面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杜主任将工作室成员分成理论组和实践组精准学习,同步实施。融合教育工作室领衔人蒋玉娇从5个方面介绍了融合教育工作的思路:规划布点,做好1+21的指导;打破隔阂,做好1+21+X的辐射;高度重视,开展好校长研训班;各类评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设备保障,促进融合教育高效发展。信息化工作室领衔人霍莉萍以“大型活动”为研究抓手,将教师信息素养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技术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以“希沃白板”为媒介,打造智慧化培智课堂。
随后,两位名班主任刘丽燕和周铭老师就特殊教育班主任工作做了详细的汇报。刘丽燕老师以任务分析法开展劳动教育促进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发展。周铭老师以“常规教育”为切入点,做好低年段培智班级管理工作。
最后,戚志宏校长对六位名师工作室新学期开展的工作方案逐一点评,希望新学期老师们围绕:“行无界,智千里;勇担当,谋发展;慧成长,新发展。”一起向未来,让教育人才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一个瞬间的思维火花,足以灿烂整个世界;突破,一个瞬间的无形量变,足以诞生新的奇迹。三月,刚刚开始,美好,如期而至。新学期,新征程,全体光华人将深耕课堂,砥砺前行。初心不改,匠心不辍,在特殊教育的主阵地下,赋岁月以美好,筑时光以用心!
(文、摄:黄敏 审核: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