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应广西梧州市教育局邀请,常州市光华学校副校长葛小国带领潘雅萍、华青、蒋玉娇、王丽娟四位老师参加“2019年常州市、南通市、梧州市三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教学邀请赛”,与三地特校教师进行数字化课堂教学研讨。
为了能在赛课中更好地展示苏派特殊教育教学,华青、蒋玉娇、王丽娟三位老师作了精心准备,学校教发部也邀请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唐剑老师来校指导。唐老师从教材入手,细致解析教材编写的缘由,从中发现教学目的及重难点,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流程。尤其是华青老师执教的《生活适应》统编教材中《常见的水果》一课,唐老师细细地讲解教材编写组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水果,这些水果按吃法可以分几类,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设计些什么。王老师在唐老师的建议下,将自编教材《我是孝心娃》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以情导行,让“孝”从“情”落实于“行”。蒋玉娇老师也得到了启发,将教学流程中几个较为滞塞的环节修改,使环节流畅并逐步提升。学校党支部王静艳书记、戚志宏校长对三位老师给予了肯定,并给出了更为细致的建议,使教学设计更为适恰。在一次次磨课中,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愈加成熟,老师们也在磨课过程中提升了教学理念,得到了收获。
26日上午,两省三市赛课活动正式开始。王丽娟老师率先执教高年级生活适应课《我是孝心娃》。面对一群即将毕业的大孩子,王老师从身边的小事入手,让学生自己说说家人为自己做的事。当一件件小事被王老师深入挖掘,孩子们渐渐发现家人无时不刻不在关心、呵护自己。感受到家人最质朴的爱,内心敏感的轩轩哽咽了,直说:“奶奶,我爱你!”简单的话语却饱含发自肺腑的情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孩子们自觉自发地用言语、用行动、用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方式回馈养育自己的家人。家人也通过网络看到了孩子们写的感谢信,知道他们的孩子懂得了孝顺的真谛,不善于言辞的他们纷纷送出“大拇指”表示赞扬、表达欣慰。王老师的第一节课不仅感动了学生,在座的老师也深受启发。评委们称赞这是一节充满人性光辉的课堂,没有单调的说教,只是以情动情,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教育化作春风细雨,润物于无声。
华青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生活适应课,将游戏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课堂仿佛变成了一个“双线”游乐场——线上玩转知识点,线下趣味实践忙。在PAD的辅助下,书本上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趣,学习活动也变成一个个新奇的游戏,图片、实物认一认,亲自尝试吃一吃,游戏互动选一选,购物清单买一买。孩子们点一点、拖一拖,玩得不亦乐乎。先进的电脑老师还带着孩子们了解了水果不同的吃法,在华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清洗苹果、剥香蕉皮,还知道了西瓜要切开吃。面对一群懵懂,甚至都坐不住的孩子,华老师像一位温柔的母亲,包容孩子一切的缺点,给每个孩子学习、实践的机会。在座的评委纷纷感叹每一位特教老师都是怀揣赤子之心的天使,用尽一切方法将知识的种子种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华老师的循循善诱更为这片田地撒上了最美的甘霖!
蒋玉娇老师执教的《桃花朵朵开》说是一节美术课,却更像是一节指尖上的舞蹈课。从手指操开始了热身活动,手指弯弯、指尖点点、指掌对接,小手做好了充分准备,要开始上课了!通过PAD游戏,神奇的指印画组合五瓣桃花,让孩子们感知按压食指,变成一朵桃花的本领。接着蒋老师亲手示范,鼓励孩子们尝试练习,帮助孩子们掌握指印五瓣桃花的“四步曲”。很快,孩子们的指尖就印上了红红的颜料,开始在纸上“跳舞”了,轻轻一“跃”就是一朵淡雅的桃花,重重一“蹦”就是一朵明艳的桃花,看着指尖生“花”,大家都兴奋起来了。在最后展示评价、拓展延伸中,蒋老师奇思妙想,让阵阵桃花香引来了一起“小蜜蜂”,让孩子们再次体会指印画的神奇魅力。这节课将课紧密联系智障孩子生活,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能动性。评委们也认为蒋老师的课堂非常扎实生动,立足学生实际,充分体现了培智绘画与手工课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6号下午,光华学校副校长葛小国做了以《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智障学生补偿教育研究》为题的讲座,向在场特教同仁简述了光华学校数字化教学11年的历程,智障儿童因为观察力、认知力、记忆力等都弱于常人,数字化学习课堂为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提供了有效手段。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无趣的时空,有声有色的故事、游戏、儿歌、谜语等成为学生智力成长的生活化空间等,学生在IPAD上尽情点画、创作、分享,激发潜能。巧妙创新与应用真正让技术成为学习过程的个性支持。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开发资源,构建补偿教育资源平台,对适龄的残障孩子进行学业、康复、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补偿教育,助其学会生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同时欢迎广西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加入光华教研团队,形成特教共同体,共创特殊教育美好的未来!
在两省三市特师 9场精彩的课堂展示中,光华教师脱颖而出。王丽娟老师荣获一等奖,华青、蒋玉娇老师分别荣获二等奖。三位老师在本次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充分体现了光华教研团队的教学理念,展示了该校勤于钻研、合作共进的良好教风,也为两省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天下特教是一家”,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就是最好的家风!
文:王丽娟 审: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