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融合教育指导中心赴南京参观学习
为更好地推进融合教育工作,10月24日,常州市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光华学校校长戚志宏带领天宁区融合教育巡回指导教师一行8人,分别在南京市普校后标营小学和秦淮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南京育智学校参观学习。
第一站,取经团队来到南京市随班就读实验小学——南京市后标营小学。后小副校长朱云虹带领“取经团队”的老师们参观校园,走进资源教室,边走边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此时,恰逢来自澳大利亚的师生来后小交流,同学们唱起了《隐形的翅膀》,用歌声建起桥梁,中、外学生互动、交流,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显得格外和睦温馨。副校长朱云虹在交流中说道,后小主要承担南京市新生筛查工作,为一年级新生选择“普”“特”学校提供参考。随后,朱校向大家展示后小随班就读学生各科任课老师个别化计划的制定情况,学生课程调适记录表等,这些为后小的五位随班就读生更好地享受快乐优质的校园生活。最后,朱校围绕领导重视、专家团队建设、科学诊断等七个方面分享了后小探寻随班就读工作之路的历程。“取经团队”了解到各学科任课老师以四个“优先”的方式介入,能更好地帮助随班就读生找到自我,融入集体。
第二站,“取经团队”到达了秦淮区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南京育智学校。校长王淑琴、副校长赵莉、巡回指导老师吴美玲三位融合专家热情相迎。吴老师以自身为例,解读担任九年巡回指导教师工作。接着,“取经团队”通过宣传片全面了解了南京市秦淮区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中“专家引领、队伍建设、综合评估”的情况。随后,王淑琴校长向大家详细介绍南京市秦淮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支持服务的几种方式:一是随班就读学生的种类分配,帮助普小资源中心做好随班就读工作;二是普校的老师到特校来上课,特教的老师去普校上课,随班就读学生也可以参与特校的活动。这是一种普特共融、共助的形式。“特殊需要的学生怎么认定?”“家长不认同的情况下,你们是怎么做的?”“作为巡回指导教师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如何开展?”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南京两校的校长为“取经团队”提出的问题一一答疑解惑。
本次南京行,“取经团队”老师们在参观、学习、交流中收获良多,天宁区融合教育巡回指导教师纷纷表示,会把南京融合教育经验分享给天宁区15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资源教师们。以心促情,以情促行,手把手一起帮助随班就读学生们找到自信、找回微笑、更好地成长。
文:蒋玉娇 审: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