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一条短短的青果巷,走出了诸如:唐荆川、清朝的实业家庄楷,状元及画家钱维城和弟弟钱维乔,清萍乡煤矿、汉阳铁厂总办张赞辰,还有近代的瞿秋白和张太雷、赵元任,《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语言学大师周有光先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爱国实业家、收藏家刘国钧先生等众多的风云人物。这样一条街,怎么能少了“红领巾”为它增添新的色彩呢?9月19日,常州市光华近100名少先队员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走进了江南名士第一巷。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特殊的小“红领巾”们穿着“中国红”,戴着红领巾,举着小红旗,踩上古朴的青砖,仿佛回到了明清,走进了一段源远流长历史。在中医文化馆,孩子了解了我国的中医药历史,第一次知道了青果巷走出了多位名医,源于常州的孟河医派更是为祖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故居里,同学们感受着先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励志做一个像周老先生一样“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在史良故居,一组富有历史价值的琉璃花窗,以对景的形式与浮雕墙隔空呼应,同学们从中见识了文笔塔等常州文化建筑,了解了先人对常州的印象“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明、清时期的路基、房基、古井、排水沟等历史遗迹都在向孩子们诉说着很久很久以前常州的生活文化。在秋日的暖阳里,孩子们沿着街巷斑驳的小路走,随处看到的都是历史。
一把小梳子,从古传到今
在梳篦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传承人邢粮老先生还免费为孩子们上了一课,手把手带领孩子们体验了一把好梳子诞生的每一个环节。在邢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们也能操作机器完成制作、打磨等工序,还能给梳子化个古典的“妆容”。最后邢老师给每位同学赠送了小礼物,希望同学们能将常州的“名片”传出去。
一段琴鼓声,传达爱国音
在青果巷的东门口,鼓乐队的同学们用心奏响《青春舞曲》,为常州的悠久历史、中国的繁荣发展献上最衷心的赞歌。全体同学发自肺腑喊出:“祝祖国母亲70岁生日快乐!”这应该是这群残障儿童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常州市光华学校全体师生将从这青果巷出发,继续追逐名士步伐,寻找常州历史,发扬中华精神,以最好的面貌迎接祖国最好的未来!
文:王丽娟 审: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