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让智障儿童的生命活力绚烂绽放
---听《攀爬》体育课有感
发布时间:2017-05-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玉娇

让智障儿童的生命活力绚烂绽放

---听《攀爬》体育课有感

常州市光华学校   蒋爱芳

2017年4月17日上午,学校的体育专职教师王强老师为我们综合组奉献了一堂二年级的精彩纷呈、活力四射的《攀爬》体育课。年轻有为的王老师为了让智障儿童了解并适应生活环境的一种方式,精心设计了这节课,他在攀爬的距离、高度、难度及方式的不断变化中,给孩子们不断带来新颖独特的感知和体验,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全身心参与其中,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跟着王老师练习一个又一个动作,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双手、双脚、眼睛及身体的综合协调配合,完成着一项项运动任务,没有丝毫的懈怠之意,自始至终都是精神饱满地跟随老师挑战一个又一个难关,喜悦之情溢于稚嫩的脸庞。

一、    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很难保持较长的的时间,他们对事物的关注程度较低,连一分钟热度都没有。如果让他们长时间关注某个动作或从事某个活动,就会注意力涣散,不感兴趣,然后各自忙自己的,不愿跟着老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只有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时刻都有一种新鲜感,时刻都处在有事情做的状态,他们才会乐于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去。

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王老师在设计“攀爬”这个主题教学活动时,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多次反复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兴趣,他首先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大的处于战斗状态的教学大环境,然后围绕“攀爬”这一主题,先后设计了“隐蔽前进”——“卧侧”——“攀爬”——“匍匐前进”——“匍匐前进越过容易障碍”(充了气的哑铃型皮球)——“匍匐前进越过较难障碍”(高而大的充气皮球)这六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一个个运动项目时,不仅学得认真专注,而且情绪饱满,没有一位学生走神,他们仿佛一个个英勇的小战士在一本正经地探索着一个个新的运动天地。虽然他们的运动能力有强有弱,可人人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学习着,练习着,好不热闹。尽管他们个个满头大汗,可仍不肯停下,并且精神抖擞地完成着每项任务,宛如一个个征战沙场的小战士,让我十分感动,我也沉醉在孩子们运动的欢乐中了。就连平时特调皮的香香同学不仅表现出超凡的运动能力,而且特别守纪律,她如同一条小美人鱼在“攀爬”运动的欢乐海洋中尽情地畅游着。

二、    努力创设形式各异的激励机制

智障儿童的认知和运动能力都不太强,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运动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激励机制。如王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整队、队列练习时,就非常注重创造性地运用正强化的激励机制,他鼓励学生专注于随老师创作的口令操练;在学习和练习攀爬运动时,王老师运用积极正向的言语激励,如“你的动作真漂亮!”、“你真勇敢!”、“只要再努力一下你就会成功的!”等;在每完成一个运动项目后要做下一个动作前,王老师让学生选择“谁当一号谁先来”的激励方法,顿时运动能力强的学生第一个报名,其他同学也争先恐后地报名了;在看到有学生练习时遇到困难时,王老师亲切地俯下身子,耐心细致地手把手给他们做精心的辅导,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快结束做放松练习时,他又带领学生一起做身子前后左右摇摆,双手翘大拇指夸夸自己的放松练习,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惬意地做着每个动作。更可贵的是整个一堂课上,王老师都是全身心融入到学生中去,先身体力行,再让学生模仿练习,他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享受着运动成功的快乐。

三、    十分注重适合特教的人文关怀

由于智障儿童各方面发育较缓慢,常常会遭到健全人的“另眼相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特教教师尤其要给予智障儿童更多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和温暖,这样他们才会愿意接近你,乐意跟随你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攀爬》这节体育课上,王老师时时处处都在为智障儿童着想,每时每刻都渗透着特教人所具有的暖暖的人文关怀,他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结构严谨,疏密有致,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充分满足智障儿童的身心需求,教学内容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当他们遇到困难,王老师都会循循善诱,及时去帮扶他们,每当他们表现出色时他又会立即给于各种形式的夸赞,连学生攀爬时不慎裤腰掉下来时,他也会马上帮他们拉上……

老师犹如一位耐心细致、温顺亲切的父亲,带领着孩子们在运动的快乐海洋中遨游着,耕耘着。让智障儿童的生命活力在特教这方土壤绚烂绽放是我们特教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