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扎实做好《区域特殊需求儿童远程送教直播课程的实践研究》,把握好项目研究的方向,共同探讨并解决项目研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6月18日,光华学校荣幸邀请到了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潘小福、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薛文兴、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慧霖为校远程直播项目做专业引领。
该项目成功申报为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以来,学校项目组一直致力于研究远程送教的课程建设以及课堂呈现。研讨会当天,项目组首先呈现了三节远程直播课堂,三位老师分别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分别为儿童福利院、普小特殊需求学生以及重残在家在学生开展远程直播送教。
华青老师一直是福利院线下送教老师,这是首次线上给孩子们直播认知课《萝卜》,透过直播视频孩子们跟随着华老师亲切温柔的语言,在看、吃、玩、夸萝卜环节中调动了多感官参与课堂,全面提升了对蔬菜的认知。霍莉萍老师是专业的言语康复教师,课前多次对小怡同学进行言语评估,本节课针对小怡发音障碍中的/na/音,霍老师采取舌尖上抬模式运动、口部训练器协助发音、颈部放松操等专业的康复方式,在普小老师的辅助及小怡同学自身的努力下,完成/na/音的矫正。校专职音乐老师王千,发挥自身专业的音乐特长,带脑瘫患者畅畅同学唱游在《幸福拍手歌》中,王老师将对自我身体部位的认知以及身体协调性的康复融入到唱游与律动课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音乐兴趣点,达到康复的效果。三节课后,三位教师分别对本课进行了说课和反思。
接着,光华学校校长王静艳就目前远程送教直播课程项目的实施进程从直播平台的构建;课程的搭建;教学模式的初步提炼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一些困惑:资源的扩大与融通有待研究;受直播平台限制授课内容无法全面开展;辅助教学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
远程直播送教项目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市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专家们的专业指导。潘院长首先肯定了本项目的研究价值,高度赞扬了光华学校专业的教师团队。接着从三方面提出长远建议:一是创建远程指导平台,建立平台建设标准,包括:互联网宽带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参与课程老师的培训标准、辅教人员标准等。二是开发特殊需求儿童远程送教课程,根据学生需求,设置普适性点播课程、个别化针对性课程以及光华学校的空中课堂。三是引导社会资源的参与,发挥社会力量,让社会爱心人士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薛局一直以来都高度关心光华学校的校园物理环境建设以及课程内涵建设,提到光华学校在王校的带领下有思想、有理念、有干劲,同时鼓励光华学校要站位更高,眼光更宏观地做好远程送教项目,结合已有经验、结合未来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最后,王校长作总结发言:感谢市区领导专家长期以来的鼓励和支持,今天的研讨会专家们为项目组成员鼓了劲、增强了信心,开拓了新思路,为远程送教项目勾勒了伟大的蓝图,今后项目组将把握好研究方向,丰富课程资源,提高特殊需求学生受益面,提供更精准的直播课程。
文:杜文洁 审: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