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迎接省特殊教育发展情况调研
为深入了解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以及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情况,4月17日,省教育厅委派专家组到天宁区开展省特殊教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指导。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王静艳校长围绕“区域推进 整体联动 ”和“送教上门 精准扶贫”两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王耀明、区残联副理事长姜恒、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教育主任科施亚芳全程陪同调研。
天宁区目前已建成融合教育资源中心5个,分别是:东青实验学校、常州市博爱小学、常州市丽华第三小学、常州市兰陵小学、常州市广化幼儿园,5个资源中心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段,覆盖郑陆镇、茶山、天宁、兰陵4个街道(乡镇)。今年上半年将完成10个资源中心新建任务,从而实现每个街道(包括乡镇)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并同步培育4个随班就读试点学校。区域内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学生的8倍拨付,有力保障区域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组专家还随机抽查了未入学重度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情况,并进行了电话访问,对我区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建设给予了肯定。自2013年以来,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共成功申报6项省级项目,分别为:省“医教结合”项目1项、省送教上门项目3项、省办学条件改善项目1项、省个别化教育项目1项。学校于2018年初就开始逐步探索远程送教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同年12月,《区域特殊需求儿童远程送教直播课程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为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该项目为送教上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呈现了新做法。就“直播设备、直播对象、直播内容、如何直播”等具体做法,调研组专家给予了较大关注。
座谈中,调研组调查了特殊教育资金使用、项目落实及运行情况,详细询问适龄残疾儿童摸底排查、入学组织、特教经费投入和使用等情况。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区残联副理事长姜恒、光华学校校长王静艳等都详细地作了解答。
调研组一行还视察了区内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情况。在常州市博爱小学的“海豚湾”,温馨的室内布置、合理的区域规划、完善的学生档案、个性化的学生课表、资源教师的专业高效得到了调研组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4月18日的调研反馈会议上,专家组用“制度建设有规划、上下联动有办法、工作落实有新招、项目建设有成效”高度赞誉了天宁特殊教育的积极作为。专家们指出:光华学校注重内涵建设,省前瞻项目、课程改革、电子课本、微课建设、远程送教等项目建设有成效,能及时把项目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有效保障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受教育权。关于“认定制度、理念提升、学生评估、学生考核”等,调研组专家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五年研究、两轮推进、几十场省市区级展示交流、十余项省级研究项目、两套自编教材、一个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这是自第一期、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以来,来自天宁特殊教育的一组数据。这场由中小幼整体推进的、“自上而下”推动和“自下而上”自主参与相结合的特殊教育研究正稳健地从公平适切逐步走向融合创新。
文:光华宣 审:霍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