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栏目导航
常州市光华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玉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教导处,教科室工作计划为引领,围绕“依托课标,落实目标,体现分层教学”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学习音、体、美、劳技、信息2016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标,努力探索综合学科的课堂实践,结合本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情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提升我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内容

1.切实履行教研组的工作职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依托课标,落实目标,体现分层教学”这一主题,积极探索适合于中重度培智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2.组织学习培智学校音、体、美、信息、劳技新课标,领会课标精神,落实课标理念。

3.根据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育改革重大研究项目 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 选定综合组校内公开课内容,要求35周岁青年教师说课、评课、制作公开课的微视频。

4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本学期,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第十四届“光华小能人”活动。

三、具体工作  

1、各教师立足本学科阵地,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紧密结合音、体、美、信息、劳技的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新的教法和学法,在教学方法与形式上进行调整与创新,以教促学,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机制。

2、完善常规工作,构建和谐课堂。

本学期全体综合组老师将以2016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标为指导思想,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并要针对本班实际进行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写好教学后记,着力提高备课质量。

教研组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通过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并进行跟踪观察。让大家观摩、反思、交流、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总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3、坚持每周星期二下午开展教研活动,结合业务学习和专题研究,交流读书心得、共同听课评课等形式,相互学习、发现问题,集体研讨、形成共识,并把这些心得体会、典型课例、专题研究、集体经验积累、整理下来,让教师确实从教研活动中有所受益,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交流,共同成长。作为综合教研组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鼓励教师互相听课。并有详细的记录,课后能进行交流,评议。

5、以校第十四届“光华小能人”活动为契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增加智障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及音、体、美、信息教师的教学计划。   

2、讨论并完善本学期综合教研组计划,讨论公开课研究的方向,制定公开课的内容及具体时间。

3、学习讨论本学期的主题“依托课标,落实目标,体现分层教学”。

4、学习2016年颁布的《培智学校基础教育新课标》,学习学科目标的落实。

5、学习语文组“依托课标,落实目标”公开课教学表格,并制作综合组公开课表格。

6、围绕课题组织教师完成校内公开并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有效评课。

7配合教导处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十月份:   

1、理论学习,学习《培智学校课程新课标》,并进行讨论,畅谈。

2、十分钟导读:欣赏五分钟左右的学科微视频,根据视频中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课标谈心得。

3、检查备课,学习其他教师的好方法,好经验。

4、青年教师说说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帮助把脉。

5、配合300课课题组做好教材,资源的汇编工作。   

6商讨“光华小能人”活动时间及具体方案。

十一月份:

1、交流公开课教学心得与体会。

2、优秀视频欣赏,35周岁以下教师写好评课稿,并其交流学习。

3、青年教师说说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帮助把脉。

4、制定、完善“光华小能人”活动方案。

十二月份;

1部分老师开展校内研究课,并交流公开课教学心得与体会。

2、十分钟导读:读书心得交流,微课欣赏,并做中心发言。

3、组织教师学习观看优秀课堂教学的录像。

4、举办“光华小能人”活动。

5配合学校做好省前瞻项目课题研究。

一月份:

1、十分钟导读:读书心得交流,微课欣赏,并做中心发言。

2配合学校做好省前瞻项目课题研究。

3、做好期末检查工作,上交材料。

4、撰写教研总结。

常州市光华学校综合教研组

撰写人:蒋玉娇

2018-0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光华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990169   联系邮箱:czghxx@126.com   联系人:霍老师   邮政编码:2130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8号   访问统计